财源建设调研报告近几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财源建设统揽整个经济工作全局,制定了财源建设发展规划,明确财源建设发展重点,强化财源建设项目管理措施,完善财源建设激励机制,财源建设逐步实现由部门主抓向政府主导的根本性转变,财源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全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20XX年,我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02亿元,增长12.5%,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财政总收入完成3.46亿元,比20XX年增长92%,其中重点财源建设项目实现税收15295万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4%,比20XX年增加4391万元,增长40%。重点财源建设项目成为带动我区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的引擎器。一、健全机制,财源建设更有保障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区针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骨干财源日渐萎缩,新兴财源后劲不足的不利局面,审时度势,适时调整财源建设的发展思路,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财税主抓、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行了重点财源建设项目责任制,对重点财源建设项目实行“五个一”管理办法,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目标任务、一个考核办法;建立了重点财源建设督查考核办法,对财源建设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半年一兑现,全年总兑现的考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了全区各部门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由于财源建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机制健全,我区财源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二、突出重点,财源建设更出成效近几年来,我区不断转变财源建设理念,深化财源建设内涵,将财源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等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成效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我区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契机,以“港洽会”、“深洽会”等为平台,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创新招商形式,优化招商环境,整合优势资源,筛选包装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我区引进了一批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规模工业企业,带动了全第1页共4页区工业发展,促进了全区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20XX年,我区引进企业(项目)23个,总投资27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税收4000万元以上。二是突出园区平台建设力度。近几年来,我区一直把推进园区平台建设作为加强财源建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园区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落户园区的企业越来越多,园区聚财效应日益显现。先后完成了高科技工业园、长丰工业园、马坪物流园、伊塘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布局。高科技工业园规划面积扩大到了27平方公里,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71亿元,完成建设面积7平方公里,落户高科技工业园企业已达10家。20XX年,落户园区重点财源项目实现税收3205万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9.3%。工业园区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洼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和聚集财源的盆地。三是突出工业骨干财源培植力度。我区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园区为载体,大力扶持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全区工业发展水平上了新台阶,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工业支柱财源不断发展壮大,以长丰集团配套产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重庆啤酒、地源化工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骄阳水泥、中政建材、中大冶炼为龙头的建材冶炼业,以湘龙铜业、太澳电站为龙头的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业等产业集群已具雏形。20XX年,全区重点工业财源建设项目实现税收5436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6%,比20XX年增长27%,其中实现税收500万元以上企业2家,实现税收200万元以上企业5家。四是突出财源结构调整力度。20XX年,我区68个重点财源项目中,城建类项目达到52个,实现税收7741万元,占重点财源项目实现税收10904万元的71%。针对这种状况,我区精心谋划,大胆布局,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培育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建材冶炼业、生物制药和轻纺业、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业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打造符合我区区情的工业体系;以扶持金三禾米业、泉辉罐头、凯恒木业等龙头企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