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五单元教材解析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训练主题:赤子情怀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揣摩选词用语的奥秘;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专题渗透策略:从单元训练主体和要求出发,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走进背景林,搜集处理信息。本单元由五篇课文“语文百花园五”组成。五篇课文中,《古诗三首》《左公柳》《隐姓埋名三十年》是精读课文,《郑成功收复台湾》《海上英魂》是略读课文。这是一组表现中国历史上几位卓越的诗人、英雄、科学家的爱国情怀的课文有的是他们留下的不朽的作品,有的是他们留下的动人事迹,这些课文向人们述说着那难忘的昨天的故事。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29个,会写32个字。2.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三、教学重难点:1.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四、教学准备:查阅资料五、教学策略:1.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3.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学习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精妙。4、学做批注笔记。鼓励学生读书时运用眉批,旁批等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5、查阅资料的能力:本单元选取了三位爱国诗人的诗歌及中国历史上四位不同时期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要想真正读懂课文,教师应引导他们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通过联系时代背景,更好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6、要注意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与方法:《课标》指出要初步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学习,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在感悟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选词用语的奥妙,为学生由读到写做好准备。六、教情学情分析1、教师准备:A、提出预习要求。B、搜集相关资料。C、做好二次备课的修订。2、学生准备:A、依据预习要求进行课前预习。B、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七、单元教学课时:本单元共需1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21课《古诗三首》2课时第22课《左公柳》2课时第23课《郑成功收复台湾》1课时第24课《隐姓埋名三十年》2课时第25课《海上英魂》1课时百花园五4课时《隐姓埋名三十年》课前研讨《隐姓埋名三十年》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在祖国核武器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王承书的感人事迹,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隐姓埋名三十年。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本文的关键词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热爱祖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住课题“隐姓埋名三十年”中王承书具体做了什么组织教学。以下是本组老师通过集体备课达成的预设教学思路。一、依据课标组织教学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正应了《课标》中指出的“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二、资料补充帮助理解由于王承书这个人以及他的事迹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单从课本中给我们提供的这些信息不足以让我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补充课文内容,帮助理解。三、在质疑中拨开云雾这篇课文语言虽朴实,但是很感人,也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地方。教学时,指导学生质疑也是学习本文的关键质疑。如结合王承书的个人资料与事迹引导学生的质疑、思考: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她图的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带领学生紧紧扣住王承书讲的“我愿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品读思考她为什么愿意?又是怎么做的?感知王承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热爱祖国优秀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