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学习内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人怎样听见声音3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教室里可以做什么活动发出声音?动手试试看!敲桌子拍手拨动尺子唱歌、说话抖动纸敲击音叉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等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敲击音叉时,谁看见音叉在振动?谁用可见的实验来证明?转换思想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又会怎样?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不消失(声音向远处传播)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因振动而发声吗?(举例说明)风声雨声读书声----空气雨声带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活中的疑问我们平常听的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音叉为例:音叉振动时,会压缩左侧和右侧的空气,左右侧空气疏密相同,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形成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可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这个雷声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探究的几个要素是什么?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土电话说明了可以传播声音。土电话说明了可以传播声音。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不敢应人的原因是能够传声,把鱼吓跑。小儿垂钓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声音在空气中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雷雨天气为何总是先看到闪电,才听到雷声呢?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路程时间公式v=st米(m)秒(s)单位:米/秒m/s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快慢一样吗?几种物质的声速v/(m/s)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324铝(棒)5000蒸馏水(25℃)1497铁(棒)5200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有: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2、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3、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五、人怎样听见声音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声波通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传递声波外耳中耳知识辨识例:一根充满水的长钢管的一端被敲击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答: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钢最快,空气最慢,三种介质,钢、水、空气先后把声音传播到另一端,就会使人听到三次敲击声。六、回声当我们在山上对着对面大山大喊一声,会有什么现象?请思考: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如果原声与回声时间间隙小于0.1秒,不能区别原声和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加强原声。知识辨析例:对着高墙说话,声音会被高墙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慢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那么,要听到回声,高墙距离喊话的人的最短距离是多少m?解:s=1/2vt=17m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4、回声及其利用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课堂达标练习1、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C课堂达标练习2、如图所示,用悬线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B课堂达标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