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城镇化这个发展的主轴,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城镇文明程度。近年来,隆安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县城面积逐步扩大,城市规划布局日趋合理,载体功能日趋完善,市容市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受思想观念、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城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如: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市政建设资金投入大与财政资金紧缺的矛盾等。对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解决;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全县城建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和完善城镇建设体系,保障城镇化有序发展要以科学的理念统筹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进一步提升档次和水平,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城市建设规划要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平衡,充分考虑资金来源,经济增长等因素,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和“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高起点修编完善全县城镇体系规划,以规划指导全县城镇建设。二、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促进城建工作的协调发展隆安县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县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要按照分区规划,分期分批推进城市建设,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深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多渠道引进资金投入城镇建设。要增强经营城市的理念,搞好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拓展城市经营的广度和深度,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不断开辟新的筹资渠道,促进市场主体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三、坚持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注重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布局,合理布局工业、商业、农村集市和其他行业,合理布置园林绿地和街头景点,建设花园式住宅小区,提高城建建设项目的文化内涵。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从注重个体建筑向连片开发的方向发展。正确处理好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保护制度。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四、坚持城乡统筹,统一考虑城镇规划建设,以城镇繁荣带动农村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要加快工业化步伐,积蓄力量,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宝塔工业区建设步伐,确定城镇的特色、作用以及发展方向、目标。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隆南大道两边开发建设、江堤路三期工程和县城至宝塔工业区的绿化亮化等几大工程。要把老城区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重,规范农民住宅建设管理,制订旧城改造、旧村改造的有关政策措施,抓好县政府招待所至白云街空地的开发建设、交通局和检察院一带的旧城改造,改变农民建筑松散、规划不一、有靓屋无靓村的现象。加大对“城中村”的治理,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五、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城建工作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整体设计,集约利用土地,严格质量标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突出建筑特色,使每项工程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要以科学的手段加强管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建设中要把为群众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需求,尤其是居住、交通、环境等方面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和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征用土地、拆迁安置、房地产交易、物业管理、农民工工资和工程质量等问题,真正让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