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及时地利用空气、阳光和水这三个最佳自然条件,对宝宝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宝宝体质、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宝宝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都有良好的功效。空气浴:空气浴就是利用气温和人体皮肤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异,形成一种刺激,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好处是:能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宝宝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要求是:1.从夏季开始锻炼,逐渐过渡到冬季。如果夏季没有锻炼,冬季最好不进行,因为宝宝对温差的适应有一个过程。先室内,后室外。空气浴持续的时间由开始时的几分钟逐渐延长到10~15分钟,20~30分钟,如结合游戏或体操还可适当延长。冬季空气浴可在室内进行,预先作好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利用开窗来调节室温。注意事项:尽量暴露宝宝皮肤,与各种活动如游戏、体操、跑步等相结合。密切观察宝宝反应,如皮肤发紫、面色苍白、发冷等情况,立即停止。身体显著衰弱、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宝宝则不宜锻炼。日光浴:日光浴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促进宝宝生长发育,是在空气浴适应后的进一步的体格锻炼方法。好处是:促进钙、磷吸收,增强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佝偻病。要求是:1.选择清洁、平坦、干燥、绿化较好、空气流畅但又避开强风的地方。春季以上午10~11时为宜,夏季可安排在上午8~9时,冬季在上午10~12时。根据不同的气温尽量暴露宝宝的皮肤。夏季进行日光浴时,为防宝宝晒伤,可适当使用防晒霜。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宝宝眼睛,头部上方应有遮阴的东西,如戴上凉帽或暗色护目镜。让宝宝在阳光下或阴处自由活动,以增加宝宝兴趣。不宜于空腹或饭后1小时内进行。避免过冷过热,炎夏和大风时不宜进行。日光浴后及时补充水分。观察宝宝反应,如发现满头大汗、面色发红应立即停止,尤其在夏季。注意日光浴后皮肤是否有灼伤、脱皮、皮疹、精神萎靡等。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心脏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体温调节功能差、身体特别虚弱或神经易兴奋的宝宝不宜进行这种锻炼。水浴:当宝宝进行了空气浴、日光浴的锻炼后,最后开始水浴的锻炼。水浴锻炼是利用身体表面和水的温差来锻炼身体,此法更容易控制强度,充分发挥宝宝的个体特点。一年四季均能进行。好处是: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防范手脚冻疮,增强皮肤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求是:水浴锻炼可以从温水逐渐过渡到冷水,切勿操之过急,以免受凉生病。冷水擦浴:这是最温和的水浴锻炼,操作方法比较简便。冷水冲(淋)浴:适用于两岁以上的宝宝。可利用淋浴设备进行,也可以用普通的喷壶。水温从34~35摄氏度开始,逐渐降低,较小的宝宝可降至26~28摄氏度,较大的宝宝水温降至22~24摄氏度。先冲淋背部,后冲淋两肋、胸部和腹部,注意不能用冲击量很大的水流冲淋头部。接受冲淋的时间以20~30秒为宜。一般在早饭前或午睡后进行较好。冲淋完毕后用干毛巾将全身擦干,如在寒冷季节,可进一步摩擦皮肤,使之微微发红和身体发热为好。水温不应低于24~26摄氏度,最初阶段,游泳时间不超过2~5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到每次10~15分钟。爱心提示:一旦宝宝适应“三浴”锻炼,则“三浴”可在一天内同时进行,如早上空气浴与日光浴,睡前水浴。否则,只能交叉或间断进行。幼儿赤足、赤身参加课间操、户外体育活动,使他们接受阳光、空气、风、雨等自然因素及冷、热的不同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样有利于改善体温的调节能力,使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平衡,增强身体的耐受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冬天进行“三浴”锻炼,不仅有益于孩子们的身体,对其意志也是一种锻炼。他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自信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