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汛期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的思考汛期,对道路交通安全出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交通管理部门的任务十分艰巨。近期,笔者针对**实际,对汛期交通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调研,并作了思考。一、**区汛期道路特点**区多山区道路,辖区内**、**、**等较大山区群,中心XX县区被三座山体群围绕,山区、丘陵占比大,是典型的山区县。因此,一旦遇到强降雨,雨水浸湿崖体的石头,很容易造成落石现象;再加上**河在汛期可能存在洪峰,因此对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不利影响。交警大队对辖区省道及县乡道路进行实地勘察摸排,确定了4处重点防汛点段:一是103线**场口。该处道路紧靠**河,由于道路安保工程缺失,汛期时可能有河水蔓延到道路上,影响通行;二是**至**方向**办事处路段,该路段为施工路段,公路安保工程间断缺失,由于相临**河,出现洪水等情况时容易发生道路积水和无法观察道路状况的情形;三是受沙范路维修施工影响,大部分车辆改走沙范旧路,该路段为典型山区道路,车道较窄,山体易受汛期影响造成滑坡和落石,影响道路通行;四是省道103线小地名“**”路段,该路段今年已发生两次山体滑坡,进入汛期后,受多雨影响,易再次出现滑坡现象,影响道路通行。二、汛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一)对“人”造成的交通影响。一是对驾驶员的影响。山区道路多连续转弯、急转弯,雨天车辆在山区行车很考验车技。如果长时间在雨天中行车,容易使驾驶员心情烦躁,有些驾驶员特别是新手驾驶员缺乏雨天行车经验,对恶劣的天气变化和路面情况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较差,加之有些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出现事故。二是山区路段坡陡弯急,易事故多发。每到汛期,上坡路段情况稍好,但下坡路段的车辆,尤其是大型载重货车,驾驶员为了节省燃料,往往是将车辆放在空挡滑行,行至低洼处积水路段,路面积水降低了轮胎的摩擦力,致使车辆很难控制,容易造成导向轮跑偏、重心不稳、侧滑等危险情况,更何况车辆巨大的冲击力,将路面积水溅起第1页共3页大量的水花,不仅遮挡了自己的视线,对其他车道行驶中的车辆,也带来极大危害。(二)对“车”造成的交通影响。雨天,路面积水较多,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在水泥路面,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摩擦系数降低,使汽车的制动性能变差,刹车距离增加,如果不注意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极易发生追尾事故,若突然遇到路面坑巢或积水,车辆就会打滑甚至造成翻车等严重后果。还有一些驾驶员平时不注意检查车辆的部件运行正常与否,如果在雨天一旦雨刮器等其他部件出现故障,不立即维修,强行行驶,将留下严重安全隐患。(三)对“路”造成的交通的影响。道路排水吃力,常发生渍水,尤其是地势低凹地段渍水更为严重,行人和非机动车为避开渍水而行至道中间,下雨时间太久,对路面损坏也较大。特别是乡镇道路等级低、路况差,每到下雨天气坑洼不平、泥泞不堪、路道路肩松软,道路通行条件极差,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三、做好汛期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的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公路汛期防范工作涉及面广,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大,不单纯是交警部门一方面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联合力量。因此,交警大队在完善应对恶劣天气处置预案的基础上,积极向区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并联合区交通、路政等部门研究汛期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加强的措施,共同担负起这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同时,提高预警能力,及时掌握气象的变化趋势,做好恶劣天气交通影响评估研判。(二)完善工作预案,强化应急措施。根据辖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预案,细化每个中队小组职责,每个小组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人员和车辆要处于良好的就绪状态,闻汛而动。接到指令后,要快速反应,立即投入抗洪抢险,疏导交通,加强道路巡逻,及时发现道路上出现的险情,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再由值班领导汇报总指挥。同时,在出现险情的地方,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标牌,引导车辆缓慢通行及绕道行驶。同时利用手机信息平台、微博等新闻媒体向社会通报路况通行第2页共3页情况,提醒车辆驾驶人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并在丰都庙三级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向过往驾驶员提示雨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