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欣赏下面的一段视频,在品味中想象迷人的烟雨江南之美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经典名作《雨巷》,用心去触摸江南雨巷中飘来的片片丁香。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掌握现代诗歌特点;2.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思想情感;3.品味语言,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增强鉴赏新诗能力。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望舒”即月神,“飞廉”即风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代表作:《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时光的见证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这一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了解一下现代诗吧!现代诗形式自由,蕴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雨巷》创作于1927年,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雨巷》就是这部分进步青年的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中。1927年3月,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吧!作者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不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用短小、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作者写《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而是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明亮的地方。丁香1.如何理解文本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提示】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梦想之路”,怀着些许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我”在这里到底要寻找什么?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丁香:“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一般有白色和紫色两种,外表单薄细弱,多是美丽、孤高、忧愁和惆怅的象征。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然而这种理想却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捉摸,给人以短暂的相望,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尽的相思。第一类:自然意象类1.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等):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思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2.夕阳(斜阳、落日、残阳、日暮):多流露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3.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4.风:春风——旷达、欢快、希望;东风——春天、美好之意;西风——惆怅、游子思归。【知识拓展】诗歌常见的三类意象第二类:植物类1.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2.落花(落红、残红):多表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3.松、菊、梅:多体现高洁、坚贞之志。4.梧桐、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与哀愁。第三类:动物类1.鸦、猿、蝉、杜鹃:多传达凄楚、哀婉之情。2.鸳鸯、鹧鸪:多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3.其他:鱼——自由;孤雁——孤独、思乡;鹰——刚劲自由。2.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转眼间就消失在雨巷中?【提示】因为“丁香姑娘”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