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当前,XX市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用效益也不断提高。但经济发展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放缓,城乡差距较大。为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保持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加大财政对社保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缩小财政社保支出的城乡差距;扩大社保覆盖面,多渠道筹集社保资金。[关键词]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发展一、XX市财政社保支出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XX市经济发展状况孝感,临近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其综合实力在XX省名列前茅,在武汉城市圈中与武汉同城化的条件最好[1]。自进入21世纪以来,XX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谋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平稳增长,发展的质量也不断提升。2004到20XX年11年间,XX市生产总值增长了近3.5倍,前3年的增长速度不够明显,后8年的总体趋势近似线性,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提高了182%、317%和231%。尤其是在20XX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XX市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7%)的同时,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48.6:31.8到本年18.6:49.1:32.3的调整。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图1所示,XX市的gdp总量虽在稳步上升,但其占XX省gdp的比重却在下降。2004年XX市gdp占XX省gdp的比例在6%左右,而20XX年跌破5%,20XX年下降到最低点,之后虽略有回升,但并没有呈现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①这表明就横向而言,XX市的经济地位有所下滑。(二)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1.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高、增长速度放缓第1页共5页由图2可知,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额在不断增加,20XX年到20XX年间增长了近3.5倍,但其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自20XX年起却基本保持不变,一直在15%左右,还略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XX年版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额一直占财政总支出的12%左右,由此可见,XX市的财政社会保障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效果有所增强衡量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效果显著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增加保障覆盖面的情况。20XX年到20XX年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从93409万元增长到178829万元,增加的绝对额是85420万元,这部分资金带来的五项社保②增加的人数为3.05万人,而20XX年增覆扩面后新增参保9.3万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额却是56317.7万元。对比两者,后者能用相对较少的支出使更多的人得到保障,表明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效果在增强。3.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差距较大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城乡分割的二元保障体系,这是由我国经济上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所决定的。目前,城镇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在内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而广大农村却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建设,存在覆盖面小、各地区保障水平差异大等多种问题。尽管近几年孝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总体看,发展不够仍是孝感的最大实际[2]。二、计量分析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决定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选取XX市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取用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表示其社会保障水平,分析社保水平对经济水平的影响。(一)数据获取和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于孝感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时间维度为20XX年到20XX年,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取自然对数,这样既消除了数据的异方差性,又保留了时间序列的实第2页共5页际意义,即选取iny和inx作为变量,其中y为XX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x为XX市地区生产总值。(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首先要考虑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即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具有平稳性且又没有协整关系情况下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那么此回归可能是伪回归,没有意义。(三)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于iny和inx是平稳的,没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协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