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图、表、线类试题1.主要考查方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液的pH的变化等。这类题目是图表题中的主力军,其特点是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类型一:坐标图像题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图像特征认真分析坐标中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图像的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2)正确读取所需的数据或信息,弄清图像题中与曲线或直线变化的有关量的关系;(3)认真解读题意,应用信息解答问题。【典例1】(2012兰州)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①②③④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解析】氢氧化钠加水稀释,PH值会随水加入量的增加逐渐靠近7.0,不会小于7.0。A不正确。镁铁均足量,稀硫酸等量,②图中氢气产生量是相等的。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与铁,所以镁反应速度比铁快;B正确。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和在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③沉淀质量在原点O出开始增加。C不正确。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与催化剂是否加入无关。答案:B1.主要考查方式表格数据分析题就是将物质的某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解决问题的题型。主要包括给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数据,判断化学反应类型;根据多种物质的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等;几种物质反应时,给出多次或多组物质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类型二:表格数据分析题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解读表格中的数据或条件,审题时挖掘出数字中隐藏的规律,再依据规律排序,从而解决问题;(2)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或条件,则需要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在比较中确定解题所需的有用信息,从寻找出系列数据中的特殊数据,分析特殊数据的特点,从特点着手设计解题方案。【典例2(2012枣庄)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B.d可能是催化剂C.反应后a的质量为3.4gD.a一定是化合物【解析】该题是一道图表数据结合题,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图表中a待测出的数据为1.6g,然后根据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表中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c为反应物,分别参加了1.8g、1.6g,a为生成物,生成了3.4g,且一定是化合物。d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答案】C1.主要考查方式(1)利用标签中的信息(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化学试剂),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性质。(3)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的安全标志。(4)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类型三:商标信息题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解读商标信息。根据题意,从标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2)注意商标中有关的几个图标及表示的意义:【典例3】(2012山东泰安)右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主要成分:(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g;(4)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钠元素的质量是g(精确到0.1g)。主要成分:NaCl、H2O体积:500mL含量:0.9%密度:1g/cm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注意计算的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23:35.5=46:71;(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23/(23+35.5)×100%=39.3%;(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500mL×1g/mL×0.9%=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