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海洪、蔡敢为委员:你们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促进广西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建议》(第20XX0381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广西也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工作列入了20XX年、20XX年的改革任务。你们提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的建议,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8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XX〕16号)的精神,也符合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要求的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充分吸纳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加强工作力度。一、自治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况(一)完善政策和制度,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自治区高度重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XX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化1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XX〕42号)、《广西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办法》(桂政办发〔20XX〕11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实施方案(20XX-20XX年)》(桂政办发〔20XX〕91号)、《关于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暂行规定》(桂政办发〔20XX〕135号),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出台了《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暂行管理办法》(桂科成字〔20XX〕71号)、《关于印发加快全区技术市场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科成字〔20XX〕80第1页共8页号)、《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工作方案》、《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任务安排指标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等一批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政策环境。以上政策措施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列入对各地市的绩效考核指标;落实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70%—99%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创新和成果转化,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提高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给予研发和转化人员的奖励比例;实行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促成技术交易、技术市场机构进行技术合同登记等按比例给予奖励性后补助的政策,促进了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XX年,全区实施技术交易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320项,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的120.3%,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3项。促进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成果落到企业,进行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2(二)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建设了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1.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建立了以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广西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28家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吸收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着重解决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产学研结合缺乏战略层面的持续合作;二是产学研结合组织形式松散,合作过程缺乏利益和信用保障机制;三是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渠道还不畅通。联盟这种契约型组织形式,促进产学研之间在产业技术创新层面第2页共8页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关系,解决信用和利益保障问题;通过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打通技术创新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渠道,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通过对优势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有效组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