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西街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师生共用导学稿个人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科目语文课题14、再见了,亲人课型班级五年级(3)组名姓名主备人孙小萍审核教导处使用时间学稿编号【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2.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3.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重点难点】......1.理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2.理清前三个自然段的结构层次。3.感受反问句巨大的情感力量。【结构化预习导向】......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漏字。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把它们多读几遍。3.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4初读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在书中写下来。【独学探究】—自主学习,尝试新知一、我会写èhàoyǒuyigēyáodàsǎozànshí()()()()()xiāoyānzhànyilánzifēngsuǒ()()()()二、带着问题来读书。“亲人”指(),课文写了()、()、()三位亲人。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群学互助】—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课文选取了哪几个亲人做为代表,志愿军向她们告别?2.课文中讲了她们的哪些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1)大娘:(2)小金花:(3)大嫂:3.朗读课文前3自然段,想想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共同点,如,从句式看,每段结尾都是反问句。)4.反复品读,读出感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检测练习】—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我会改: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反思与策略1学法点拨1.读——标出课文小节号,结合书后注音读准每一个字,读通课文。2.记——记下你不理解的词,并尽量自己查字典解决。3.问——提出你在读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或者自己设计两个问题考考同学、老师。4.摘——抄写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5.查——能查找与课文有关的各种资料。学法点拨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关键的段落来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交流时,我会专注地倾听,并能集合自己的理解加以补充和质疑。麟游县西街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师生共用导学稿个人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1、“再见了,亲人”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地方说?2、在朝鲜战场上,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浴血奋战,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__________凝成了__________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__________。【拓展链接】—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同学们,我们从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从无知的小孩到现在,哪一处离开父母的呵护和牵挂?父母那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我们躲避风雨的港湾,父母勤劳的手为我们开掘了人生的平坦大道。请以第二人称的口气,写一个片断,感恩父母的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