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叶挺-《囚歌》VIP免费

叶挺-《囚歌》_第1页
1/5
叶挺-《囚歌》_第2页
2/5
叶挺-《囚歌》_第3页
3/5
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叶挺(1896.9.10—1946.4.8),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的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原名叶洵,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赏析•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作者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挺。•诗的开篇是一组凝练而又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在鲜明的对比中,蕴含着褒贬爱憎之情。同时也为后两节作铺垫。“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生动而深刻地表明反动派所给“自由”的本质,便是人格的沦丧和气节的毁灭!诗的第二节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格。“自由”,对一个身在牢笼的革命者来说,是多么渴望!但是“自由”不能靠反动派的施舍,也不能向敌人卑躬屈膝来换取;而只能靠斗争,只能在彻底推翻旧世界之后,才能真正获得!所以,在无比黑暗的牢狱中,诗人仍然高唱自己的希望之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无畏的自我献身精神。《囚歌》三节,层层深入,抒发了叶挺将军的爱憎分明之情,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贞气节和崇高人格,反映了革命者崭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到此诗,胸中顿时会有一股热气直往上涌,令人感慨不已。这首诗教育人们懂得人格气节的尊贵,在面对外来任何压力时都不能放弃它,更不能糟蹋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叶挺-《囚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