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1/4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2/4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3/4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 《囚歌》教学设计 方熔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育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育阅读诗歌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育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解题,介绍时代背景。 1.直接导入新课,然后告诉学生《囚歌》是叶挺在四川写的。在英雄战斗过的土地上学习英雄写下的诗篇,大家一定会有一种亲切和自豪之感。 2.通过讨论解题: (1)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随即指出“囚”字在这里的含义) (2)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学生若答不来,暂且存疑) 3.介绍时代背景: (1)问学生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斗争事迹。有了解的请他们向大家介绍。 (2)老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这一点。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再回到题目的“歌”字。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3.讨论以上问题,把握中心思想。 4.学生质疑。老师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研读课文,较准确而深化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1.分节读议课文。每小节均按“阅读——分析——概括”的顺序进行。分析时依次讨论以下问题: (1)“人”和“狗”各指什么?用狗来比方叛徒表达了作者对叛徒什么样的感情? (2)“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各比方什么? (3)前两句话反映了当时的革命者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处境? (4)“高叫”反映了敌人怎样的心情?对敌人的话应该如何理解?哪个字是理解的关键? (5)第一、二节中的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正的自由的态度? (6)“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中的“怎能”表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这里不用陈述而用反问的语气?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