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三看”汇报材料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科学发展,务实创新,全镇经济得到大发展,村镇建设得到大变样,群众文明得到大提升。坚持发展兴镇五年变化动人心一、强化发展第一要务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新提高我镇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做到大气谋事,精细做事,团结共事,合力成事,综合实力有了大提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218亿元大关,是2005年的1.7倍;完成财政收入1080万元,是2005年的2.7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73元,比2005年净增3230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85万元,是2005年的3.3倍;利用外资200万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利用内资3900万元,是2005年的1.9倍。二、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新改善五年来,全镇争取上级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对新增圩官塘湖区2万亩农田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对上太坪圩1.2万亩农田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增土地600亩;对西湖圩6000亩农田实施土地整理;对新增圩4公里长中心抗旱渠实施了血防工程改造,新增圩8公里长中心排涝坽实施清淤工程;对新增圩二横排灌电站、港子口排灌电站进行了改造重建;对新增圩官塘湖排灌电站、西湖圩大庄湖排灌电站、胜利圩二级排灌电站均进行了机电泵站改建扩建和增添设备;新建抗旱水库水坝5座,村前门塘清淤改造39口。五年来,共投入资金600万元打造了28个新农村建设点,新建了垃圾中转站,组建了垃圾清运公司。完成上级下达的“一大四小”农田林网,平原绿化,村庄绿化任务。2009年被评为全市“造林绿化”先进乡镇。这些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象山镇农业粮食丰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打下了基础,蓄集了势能,增强了后劲。三、强化民心工程建设各项事业得到新发展五年来,我镇秉承“深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这一责任,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为群众办实事,增福祉。一是第1页共4页夯实村级基础。结合“五个之家”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新建了村级办公大楼13幢,实现了村村有办公场所的目标。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五年来,全镇镇村公路建设160公里,基本实现镇村组公路硬化建设“三级通”大循环;投资150万元,打造了一条长1.8公里、宽8米的象山新街,解决了象山集镇交通长期堵塞的瓶颈。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开花。投资60万元新建改造镇综合文化大楼,组建“象山得胜鼓”队,多次代表省市进行展演,去年七月赴上海“世博会”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获得成功;先后投资38万元兴建了西湖、东湖、新增、鸦洲、槎溪等五座村小,改造了中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及运动场所,校容校貌大为改观;投资50万元对象山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进行了内外改建装修,并添置20万元医疗器械;兴建了20个村级卫生所,大大方便了群众看病行医,解决了边远群众看病难。加强作风建设勤政廉政作表率五年来,我们按照县委“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树新风”的要求,大力倡导“大气谋事,精细做事,严格管事,高效成事”的工作作风,全镇上下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一是建章立制。改革创新建立干部考核制度,镇党委政府制订了廉政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等,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一线工作法,镇村两级干部身处一线了解民情、把握动态。二是创先争优。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着力建设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打造一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干部队伍。善于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不稳定因素,强化领导责任,建设“六支”队伍,努力构建“组、村、镇”三级维稳防控体系,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弘扬正气。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做到照章办事,以纪管人,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把广大党员干部人心及干劲凝聚到经济大建设、社会大和谐上来,确保“经济一路高歌,干部一路走好”。谋划发展举措执政为民造福祉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实现第2页共4页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之年,我镇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县委全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