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工作情况汇报富文乡位于XX县区东部。东与建德、桐庐毗邻,南与淡竹接壤,北与文昌镇交界,西与千岛湖镇相连。乡政府驻地富文自然村,西南距县城17.5千米,“浪黄线”公路穿境而过,富文连接线公路的开通,使富文到县城只需20分钟车程,距杭千高度公路出口仅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地理条件、环境资源得天独厚。富文乡地域面积151平方公里,原辖18个行政村,通过村规模调整现为10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2496户,8176人。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8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5%;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21万元,工业销售产值554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85元。2007年主要工作(一)农业产业化速度明显,专业合作社作用显现。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富文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特色农业经济,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做好“1234”文章,即培育一块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富文乡精品苗木示范基地)、发展两个“农家乐”专业村(青田和富文农家乐专业村)、实施三千工程(改造千亩茶园、发展千亩毛竹、种植千亩以山核桃为主的干水果)、培育四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茶叶、果蔬、畜禽)。实现了“三农”问题的大转变。2007年春茶产值达到890万元,茶叶单价达到每160元/公斤,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78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25%,茶叶作为全乡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的地位日益凸现,顺利的通过了茶叶强乡的评估。2007共发蚕种909张,产量达到38吨,产值达到72万元,平均茧价达到930元每担,在全县居于较高水平。年蚕茧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5户以上,新落实了品种桑1109亩。富文的畜禽产业不断壮大,在政策鼓励和市场的影响下,共有规模养殖生猪13户,养殖家禽有16户,且规模大有扩大之势。青田农家乐、山湾湾水果专业合作社效益也十分可观,带动了一第1页共6页批农户致富。(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来料加工业日益旺盛。工业经济是富文的弱势产业,乡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力求整合我乡现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期改变工业经济落后的局面。通过招商引资,江西XX县区柞林湖有限公司投资的“王子谷漂流”落户我乡青田村;由临安老板投资50万元的淳安千岛湖有强制砖厂落户我乡朱村村;协议资金100万元由兰溪老板投资的杭州千岛湖山千塑胶有限公司也将在我乡石头埠村落定。2007年富文乡工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获得了县招商引资工作三等奖。来料加工业势头旺盛,全乡经纪人已达13人,其中今年新培养3人,主要来料加工项目9个,全乡从业人员达到500余人,来料加工辐射到48个自然村。巩固和培育来料加工专业村3个,来料加工企业3家,其中新发展1家,年发放加工费210余万余元,完成年加工费任务的118%。来料加工业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成为我乡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大亮点,(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八大”实事工程完成良好。为了改善富文人民生产、生活条件,2007年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实施“八大”实事工程,即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帮扶工程、百村饮用水工程、教育创强工程、联乡联网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三改一建工程、库区移民工程。通过这八大工程的实施,富文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民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使我乡的耕地面积比例从47.27%提高到了50.59%,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3.0882公顷,大大增强了流域防洪抗灾的能力,彻底改善了我乡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帮扶工程解决了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行路、饮水问题,解决了富文(原石头埠村)、章坑(原章坑口村)、重坑(原重坑村)三村的饮用水困难问题。新增供水规模290立方米,改善用水人口982人;教育创第2页共6页省工程建造了文化楼,改善了文化教育硬件落后的面貌。六联至桐庐百江的联网工程,解决康庄工程后的联网公路,彻底解决百姓的出行难问题。农网改造工程对六联、燕坑、大章坑三村的农网改造,解决线路老化和电量不足的问题。三改一建工程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加大整治力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