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行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1今日,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第1页共20页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渐渐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由于个人采纳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好玩,语言浅显易懂,人物特性显明,很适合儿童阅读。我对〈〈三袋麦子〉〉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讲解并描述故事,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驾驭多音字“干”的用法;第2页共20页2、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我对教学的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1、重点:讲解并描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2、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依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打算的材料是:1、教学挂图:它颜色艳丽,直观形象,能提高儿童的学习爱好。2、三种小动物的头饰:它能让学生在讲解并描述故事的时候,第3页共20页帮助他们体验角色。依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是:通过“读”、“比”、“演”、“议”四个环节,进行扎实的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在两课时的授课时间内,第一节课以学习生字为主,其次节课以学习课文内容为主。今日我说的是其次课时。详细环节如下:起先环节:激趣导入。在黑板上出示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的画像,吸引学生的留意,然后提出问题:你脑海里的它们是怎样的?让学生思索后用第4页共20页“——的小猪;——的小牛;——的小猴。”这样的句式回答,在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并引入课文。(多可爱的小家伙呀?它们就是今日故事中的主子。土地爷爷给他们各送了一袋麦子,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呢?)这部分时间约三分钟。基本环节:这部分是重点,我主要采纳以下步骤和方法: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同时感知课文大意,完成老师出示的表格。这样支配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读,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2、精读训练。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1——4段,第5页共20页让学生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然后完成两个“比”,一是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上怎么想的?二是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求抓关键词语,并通过朗读读出来。通过比后,老师进行小结,把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同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其次部分是5——9段。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找出土地爷爷看到结果后,对三个小动物的评价,并体会土地爷爷更喜爱谁?这样的支配,易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第6页共20页3、演演说说。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自己定好角色,留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演出每个小动物的特性,可绽开想象。演完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然后,让学生说说在三个小动物中,最喜爱谁?并说出理由。(对学生的回答只要有理由,都应赐予确定,不强求统一)这部分的目的是让三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4、拓展延长。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思索后自由说说。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空间,只要言之有理都要赐予确定第7页共20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做到把三个小动物的做法综合起来支配这部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体验、创新的实力,让学生的特性得到张扬。这部分时间约35分钟。结束部分:总结全文。我采纳了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