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妈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护士妈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挽救小女孩,让小女孩起死回生。能力目标:1.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促进积累。2.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1.赞美护士妈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情感。2.对母爱的赞美。教学难点:护士变成护士妈妈这一角色转换过程的情感体验。情感调动因素:1.创设情境,导入激情。2.从父亲神态上体验“无奈”“哀求”。3.从小女孩语言、动作中体会到对母爱的渴求。4.着重从护士妈妈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出其母爱的深厚。教学方法:1.抛出问题,让学生一层层读,初读、细读、精读,同时谈体会,即自读自悟。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帮助理解,激发情感,促进积累。3.紧紧扣住情感弦,让学生享受情感,受到熏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调动情感。同学们,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有许多心爱着我们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其中,可能要数妈妈最爱我们了,所以,有首歌就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下面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吧!(播放音乐)1二、导入课题,初读课文。1.导入:小朋友唱得真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妈妈——护士妈妈,大家一起来叫叫这位妈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叫得更亲热一点。(再读)真好!这位妈妈是一位特殊的妈妈,为什么说她是一位特殊的妈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待会儿告诉老师。(学生自由读课文)2.交流: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她是位特殊的妈妈?学生1:因为这位妈妈不是真的妈妈,是一个护士。学生2:小女孩病了,一位护士当了她的临时妈妈。教师小结:因为一位护士阿姨充当了小女孩的妈妈,挽救了女孩的生命。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1.明确人物师:那么,作者在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请大家找找看。生:护士妈妈、爸爸、小女孩、医生、人们师:在这些人物中,作者主要写了护士妈妈、爸爸和小女孩这三个人物。2.体会人物师:请大家再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爸爸、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3.整体感受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边读边画,有的边读边想,学习习惯真好。下面,请听老师读读课文。四、品读人物、精读课文。(一)小女孩1.过渡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深入地学习课文呢?(想!)(好!)那么,我们就首先看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读师:请大家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23.悟师:读得不错,小女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读懂的?(1)病房里,有一个女孩,自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喊着:“妈妈,妈妈!”个别读—再读—评议—结合内容指导朗读—齐读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她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爱啊,读得真好,真像一个昏迷不醒的小女孩呼唤自己的妈妈。(2)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救生圈,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师:这里作者写了小女孩的语言,后面还有描写了女孩的语言、动作的段落,请大家找出那段话。找到了吗?请齐读。齐读师:人间自有真情在,在小女孩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一位没有结婚的护士阿姨伸出了手,做了小女孩的临时妈妈。小女孩是多么需要妈妈的爱啊!(课件出示句子)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她攥紧护士的手。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师:仔细看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学生:上面一句多了一个词语“死死”同学们觉得哪句好?学生:上面一句好。师:“死死”很好地体现了病危中的小女孩非常渴望有母亲的疼爱。她抓住护士妈妈的手,再也不愿意松开,在心里不停地呼喊:“妈妈,你在哪里?妈妈,我抓住你了,妈妈,求求你不要再离开我了。”(二)爸爸1.过渡师:然而,此时此刻,陪伴在小女孩身边的,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她的爸爸。病危中的小女孩是痛苦的,但是大家知道吗,比她更痛苦的是守候在她身旁的爸爸。2.师:爸爸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3师:请大家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同桌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师:课文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