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西湖教学设计VIP免费

西湖教学设计_第1页
1/61
西湖教学设计_第2页
2/61
西湖教学设计_第3页
3/61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湖教学设计西湖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湖的美景。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3、认识一个多音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教学重点: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三、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背诵古诗文:1、论语三则2、对诗《木兰诗》中部分诗句;《敕勒歌》3、春景诗(词):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背诵描写西湖的诗文。1、江南的景色美不胜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天清早,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来到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林升《题林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三、导入语这几首古诗都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今日,我们要学习《6、西湖》(板书课题)。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饱览西湖美景。谁同意来读读课题?四、引导学生质疑或谈谈对西湖的印象设计1: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那你们最想知道什么?设计2:我们班有谁去过西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学生谈谈对西湖的印象。)五、初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以优美的笔调和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课文,去感受西湖独特的美。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联系上下文认真想想。2、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回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同时把学生圈出来的不易读准的字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镶嵌硕大小瀛洲阮公墩3、指名学生逐段初读课文。老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重点指导第二节中的长句: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5、重点指导第三节中的句子:(1)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2)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适时奖励西湖图片。)6、学生读完全文后,表扬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老师配乐范读课文。(适时奖励西湖图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7、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奖励西湖图片。)8、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同学们读课文读得都非常认真投入,欣赏到西湖独特的美。现在谁同意来告诉大家你觉得怎样美?可以选择文中语句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选择读课文)。9、齐声朗读全文。六、指导书写1、复习词语。(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素令(上下结构)学生说说书写要点,老师范写。西湖教学设计2西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犹如”、“像”、“仿佛”,“犹如”等词语口头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估量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西湖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