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单元概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次尝试;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揭开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曲折发展、不断完善,祖国统一问题也迈出了稳健的步伐。线索1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线索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1919~1924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中共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国共两党开始调整政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4)1937~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提升。(5)1945~1949年,抗战结束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线索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线索4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第1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十月革命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思想来源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②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古典哲学思想。③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思想。(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阶级矛盾尖锐。(3)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宣言。(2)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3.意义(1)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2)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巴黎人民武装起来,保卫共和国首都。(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了自治政府——巴黎公社。3.措施(1)政治上: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2)经济上: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3)其他方面: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4.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构图解史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教材补缺巴黎公社的原则马克思在谈到“公社原则”时,无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是复数,而非单数。所以,公社的原则不是一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