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1.原因(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2)欧洲国际地位衰落。(3)美苏威胁和控制。2.过程(1)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3)欧共体经济一体化①1968年,建立关税同盟,实现贸易自由化。②1968年,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③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4)欧盟初具规模①欧盟成立:1993年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②发展:2002年正式启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3.意义(1)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促进了欧洲的发展。(2)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图解历史欧盟的形成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应对全球化的需求。2.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生效。3.宗旨: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4.影响(1)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加强,经济上形成互补。(2)由于三国经济的差异,也存在一些问题。三、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太地区经济联系密切。(2)受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2.过程(1)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宣告成立。(2)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3.影响(1)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而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2)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共同的组织原则,其合作方式被称为“APEC方式”。易错提醒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在合作方式上的不同(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2)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各成员国通过谈判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约束性。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出现: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1)原因①科学技术进步。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③两极格局结束。④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2)表现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体。3.评价(1)积极①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②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问题①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②经济危机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③引起全球性的生态危机。④存在文明与价值观的冲突。(3)展望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尽管经济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趋势无法改变。②应对措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归纳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考点一“合作、竞争、发展共赢”——经济区域集团化1.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针对练1(2018·合肥二模)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可知()A.区域组织会导致国家让渡部分主权B.欧盟成员国内政与外交趋于一致C.欧盟成员国有完全相同的国家利益D.区域集团化导致民族国家逐渐消失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可知,区域组织需要国家让渡部分主权,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中“内政与外交趋于一致”表述不当,排除;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主权部分让渡并不会导致民族国家逐渐消失,故D项错误。2.二十国集团(G20)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于1999年提出,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