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制乐器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观察吉他-设计制作-拓展活动”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将前四课学习的知识目标转化成一次实践活动。通过观察认识吉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制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创造音乐会情境游戏作为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节课的总结性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养成了积极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知道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分工与合作,设计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活动。3.乐于完成活动,分享想法。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及其他乐器(实物、图片或视频)、纸盒、橡皮筋、剪刀、纸筒、卡纸、吸管、颜料。2.活动场地:教室。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曲风各异的、优美的乐曲。老师准备在我们班组织一个音乐会。希望同学们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你想做什么乐器呢?生:我想做竖笛,因为我觉得竖笛的声音特别好听。生:我想做一个锣,做起来比较简单。生:……师: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乐器。要制作一个乐器,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解决的?生:这个乐器是什么样子的。生:它有哪些部位,这些部位要怎么做。生:我们要用什么材料来做。生:……师:是的,制作一个乐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橡皮筋吉他,好吗?生:好!师:(课件出示:吉他结构图)制作橡皮筋吉他第一步,要先认识吉他的结构。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吉他都有哪些部分组成。生(全体):琴头、琴颈、琴弦、琴箱、琴枕。师:(课件出示:材料超市)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请同学们讨论可以用那种材料来做吉他的琴弦。生讨论。师:谁来分享你的想法?生:橡皮筋可以用来做琴弦。师:你需要几根橡皮筋?为什么?生:6根,吉他上的弦有6根,而且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要怎么做?生:声音的高低不同。生:可以有的橡皮筋做得紧一点,有的橡皮筋做得松一点。这样就可以了。师:你真棒,能把我们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后,其他的部分也就迎刃而解了。(课件出示:设计)每一个作品,都是设计师注入灵魂的用心之作,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请你在记录单上,设计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造型。生设计,教师巡视。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你的设计。生:我的吉他造型是闪电,我准备用纸盒剪下来,再用胶水粘成闪电的造型。生:我准备在纸盒上挖个洞,这样简单一点。生:……师:你们的设计真棒,预热环节结束了,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动手制作了。在制作之前我们还要学会制作的步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制作步骤)生仔细阅读。师:到材料超市选取你的材料开始制作吧!生制作,教师巡视。师:你能用你的吉他弹奏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吗?生演示。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制作简单乐器的方法,课后可以继续研究制作一些不同的乐器。为了保证音乐会的顺利开展,老师在课前也做了一些乐器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自制的乐器)让我们一起用这些乐器开一场音乐会吧!总结点评本课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掌握完成一项工程的基本步骤,经历“认识—设计—制作—尝试”四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发现科学,用科学知识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