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其余一些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究,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教学准备:老师:教学主题图,黄圆片4个,红圆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个,2个邮箱贴图,7个辣椒图片。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师:出示卡片6(生:依次说出6的合成);出示卡片7(生:依次说出7的合成)。同学们可真棒,今日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二、运用情境,探究沟通(一)、创设情境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老师出示主题图)。[设计意图:从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他们在干什么呀?(植树)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2、师:你观察的可真认真。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复习看图说3句话,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以下的教学。](二)学习5+1和1+5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的意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假如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5和1可以合成6。)师,你们可真会算。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吗?(1+5=6)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生:看到5+1=6,想到1+5=6、3、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慧!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即可以用原来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也可以用后来的1个小朋友加上原来5个小朋友,结果都是6个小朋友。所以呀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二式,从观察角度的不同,了解列出不同算式的原因,再初步认识算式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及计算方法。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二式,了解列出两个算式的角度,算式的意义,计算方法和相互联系。]4、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生跟着摆圆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问:看着自己摆的小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呀?生: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师:很好,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