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学习内容如何预防学生伤害案件1、树立安全意识;2、团结同学,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3、在公共场所要远离那些浔衅滋事人员。遇到别人挑衅,不予理采,不感情用事,避免受到伤害;4、要有法制观念,不做违法违纪的事,不侵害他人利益,不影响他人正常学习、休息;5、克服老乡观念和哥他儿义气,不参与拉帮结派,不参与打架斗殴,做文明学生;6、特殊时间要特别注意,防范人身伤害(如夜间外出一定要结伴而行);7、特殊地点要特别注意防范人身伤害(人群复杂地方、娱乐场所、河边、塘边、电影院、网吧等)。青少年如何预防被骗1、谨防“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初次印象作用。在诈骗犯罪中,骗子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刻意伪装自已,对自已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精心设计,力争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2、谨防“标签效应”。骗子大多数利用青少年的心理上存在的标签心理,冒充各种身份,打着吓人的招牌和迷人的头衔,使人信以为真。如:有人羡慕权贵,骗子就自称是高干子女,报社记者,诱人上钩等。3、谨防“贪得心理”。诈骗多以公开方式与受害人接触,许以好处让人信以为真,自愿交出钱财或奉献其他。对骗子的防范关键就是不贪小得一身正气。4、谨防“息事宁人”。被欺诈的受害人一般是相对软弱的人,这类人胆小怕事,他们遇到敲诈后,常常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这更加剧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受骗后应当及时报警,让骗子受到法律严惩。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