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15高中语文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闻的特点;培养筛选信息速读短新闻的能力;探究新闻中的场景描写以及语言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写短新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探究新闻中的场景描写以及语言中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语言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一)背景介绍:1、香港坎坷的历史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二)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2、新闻的结构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1)标题:可分为引题、主题、副题。标题的作用:概括、突出、浓缩地提示整则消息的内容。(2)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3)主体:新闻的主干、核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者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能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内容。(4)背景:对新闻背景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背景增添了与新闻要素相关的材料,扩大读者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5)结语:用来小结、展望、激励、评价等。3、新闻六要素:是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2、where:何地3、who:何人4、what:何事5、why:何因6、how:何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消息的特点:真实性:用事实说话;及时性:迅速及时的报道;简洁性:简明扼要5、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新闻特写新闻特写的概念新闻特写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新闻特写的特点(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3)透视全局。新闻特写的种类:(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