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的初步知识,学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简图。2.认识关于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3.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关系。4.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5.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是本单元的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自主练习1.你知道原子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吗?答案: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结合初中所学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认识。答案: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不同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目各不相同。知识链接通过回忆初中所学原子结构相关知识,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思考过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用n表示电子层数,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32个。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以1~18号元素为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等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二)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元素性质〔元素性质主要包括:(1)元素的原子半径;(2)元素的化合价;(3)元素的金属用心爱心专心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个横行称为1个周期。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为长周期,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周期表的构成共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族,并分为主族、副族和0族。2.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1)性质与位置关系:同位同化性;从左→右递变性;从上→下递变性、相似性;(2)性质与结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主族除F、O外);原子半径大小、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决定电子得失能力;(3)位置与结构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