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学习目标导引目标一:为便利商品倾销,列强是怎样控制中国海关的?——请把握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步骤、危害。目标二:列强是如何对华商品倾销的?——请把握列强对华商品倾销的方式、影响?目标三:列强贩卖华工有何危害?——请把握列强贩卖华工的概况、危害。目标四:列强是如何进行早期资本输出的?——请把握外国对中国早期资本输出的方式、影响。教材内容详解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1.目的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海关则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大门,是保护本国民族工业,抵御外国经济侵略的重要机构。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目标。2.过程(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关税协定。——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2)1853年,英、法、美侵略者借镇压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聘请英国人“总司其事’’。(4)《天津条约》规定了海关值百抽五的原则。——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5)总理衙门建立后,清政府任命英国人李泰国、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确立了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之手。3.危害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低关税率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收人。海关是国家的大门,中国海关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大大有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二、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贩卖华工1经济侵略的方式(1)走私鸦片1840~1860年,列强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比鸦片战争前40年增长了一倍多。1858年底,清政府被迫同意鸦片以“洋药"的名义进口;为逃税而进行的鸦片走私也很猖獗。(2)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1845年的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增长了近一倍半。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才逐步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③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④中国出口的大多数是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以茶丝为大宗。由于外商操纵价格,中国出口的商品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贩卖华工西方殖民者收买地痞流氓诱骗掠拐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此后这种行为更为猖獗。其实质就是奴隶贸易。三、早期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表现(1)办洋行——掠夺中国资源。(2)开银行——独霸中国金融业。(3)经营轮船公司——很快垄断了中国远洋和内河的航运。(4)设工厂——设立船坞和各种加工厂,掠夺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2.认识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此时资本输出并不多,但其危害性已经显露出来。阅读与思考用心爱心专心1.在“各国通商之初”,外商大量收购茶叶,武夷北苑农民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始争相种茶。这个变化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冲击、瓦解着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2.“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一是因为为种茶获利而对山林进行掠夺性开发;二是印度等处产茶日多,竞争激烈。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为发展经济而扩大生产,不能因为有外来市场就盲目扩大生产;发展经济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