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唐人诗歌中的月光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唐人诗歌中的月光作者姓名刘恩哲所属单位山东省临朐第六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朐第六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15953655553电子邮箱liuenzhe@sina.com邮政编码2626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课时(课上3课时,课下3课时,共6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中国诗歌中的一钩新月,从《诗经陈风月出》篇中冉冉升起,向远古的山川洒落最早的清辉,然后弯过汉魏六朝的城郭,照耀中古时代许多诗人卷帷仰望的幻梦,时至唐代,月朗星稀,它终于圆满在苍茫的天庭之上,辉耀在诗人的瞳仁中,流光溢彩在从唐到晚唐的许许多多诗篇里。透过唐诗,我们可以看到,一样的月亮,有着不一样的模式,不一样的情怀。让我们走进唐人诗歌中的月光。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本单元由《赤壁赋》《琵琶行》《望月怀远》等诗组成,可以从中窥见唐代诗人包容天地、辉映人间的心胸和情怀,以及恢弘大唐气象。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唐诗中的月光。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春江花月夜》《赤壁赋》《琵琶行》《望月怀远》等作品,并结合诗人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与古人共赏明月。品读唐人诗歌中有关写月的经典名句,感受作者展现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专题三,我眼中的明月。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谈出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悟,构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却曾照古人”的文学评论创作,完成本单元学习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熟读并背诵所选诗歌中写月的经典名句。2.熟悉诗人的创作经历。3.能通过诗人对月光的描述,对月亮感情的倾注以及希望的寄托,品鉴月光文化,。4.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写月的诗篇,训练独立探究能力。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人情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唐代诗歌中那一轮明月,磅礴向上,涵天盖地,辉映着唐人昂扬刚健、博大雄浑、深远超逸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丰富传统文化积累。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5.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主题单元问题设计如何理解唐人对月亮的钟爱?唐人在诗歌中借助月亮表达了哪些情感?诗人是如何借助月亮来表现自己情怀的?专题划分专题一:走进唐诗中的月光(2课时)专题二:与古人共赏明月(2课时)专题三:我眼中的明月(2课时)专题一走进唐诗中的月光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