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VIP免费

2024年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1/7
2024年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2/7
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源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才。近年来,市教育局、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手抓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一手抓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探索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系统人才队伍的适应度明显提高,全市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专业素养、属性结构、工作状态不断改善,已基本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早日实现“全面优质、全面满足”的教育发展目标,为我市加速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建设“三个文明”特色区域作出新的贡献,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南京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教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逐步建立起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机制,已成为需要我们进一步破解的重要课题。一、近年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市教育局、教育工委始终坚持把教育人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把教育打造成为南京人才的新高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我们以探索和完善“公选”制度为重点,扩大用人视野,拓宽选才渠道,竞岗举贤,“赛马”选能,营造有序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机制。2002年底,我们采取“三统三分”(市统一方案、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区县分别组织面试、考察、公示任用)的方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市、区(县)联动,拿出83个单位的93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和校级领导干部。共有1300多人报名参加,通过笔试、面试、考察、公示及录用等程序,共有279人进入考察,最后71人被录用。这样,自1999年我市教育系统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以来,全市已有300多人通过“公选”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公选”干部成为第1页共7页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坚持把公选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方式,不仅突破了教育系统传统的人才管理壁垒,促进了全市教育人才资源的整合,而且进一步疏通系统内部人才流动的渠道,发现、选拔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在全市、全省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不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我们在区(县)委及组织部门的支持下,打破传统的干部管理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选人,在全系统范围内推进干部交流。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流动干部交流面达到了68%。为更好地培养、锻炼青年干部,2001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校长助理制,选拔了48名35岁左右的优秀教师、干部,集中培训后异校担任校长助理,并对这批校长助理进行跟踪培养和考核。现在,大部分助理已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为使教育行政干部更多地了解、熟悉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南京教育改革健康、有序、快速发展。2002年以来,市教育局还安排了16位45周岁以下的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到基层学校挂职锻炼,收到较好的成效。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3、建立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为了真正建立起一支政治业务良好、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在实行教师人事代理制度、解决人员能进能出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听取意见,2004年我们建立了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中国教育报》对此这样评价:“凡进必考”是XX市在多年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实施的,它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凡进必考”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视野,使那些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也进一步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使有才能的人走上讲台。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这种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靠背景、关系、人情用人的现象没有了市场。4、大力加强人才培育工作。2000年,我们启动“四五园丁工程”,确立了“宁可少盖一座楼,也要拿出钱来培训教育人才、提升队伍素质”的发展理念。建立了省市培训、区第2页共7页(县)培训、校本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