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列强对中国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列强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进行早期资本输出。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及进行早期的资本输出,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列强不顾西方法律不许贩卖人口的规定,诱骗掠拐大量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实质上是奴隶贸易。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分析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情况,找出其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外国侵略的憎恨,培养和激发他们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联系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结合本节教材的两段资料和一个表格,帮助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和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历史问题。教学要点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1.从关税协定到海关总税务司2.英人赫德掌握海关大权二、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鸦片走私更加猖狂2.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倾销商品3.压低价格收购原料三、贩卖华工四、早期的资本输出1.办洋行2.开银行3.经营轮船公司4.设工厂本节重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重点分析:(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是重点。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用心爱心专心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的内容,又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是重点。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节难点:列强摧垮中国的自然经济,打开中国市场。难点分析:外国商品摧垮中国的自然经济,打开中国市场是难点,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未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逐步实现向中国倾销的商品的愿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认识和分析上述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的不同变化情况。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1、过程:·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1853年外国侵略者借镇压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聘请英国人“总司其事”;·总理衙门设立后,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天津条约》还规定了海关值百抽五的原则;1863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该职达46年,还充任总理衙门顾问,一套半殖民地的海关管理制度都是他建立的。他控制下的海关,不仅管理税收,还经办中国外债,包揽港务、缉私等原属于国家主权的业务。那时海关在检查、估价、课税时,经常是歧视华商,而让洋商占便宜。在处理走私违法案件时,洋商通过领事官交涉了事,对华商则严加追查,以致故意勒索。2、特点:海关权力丧失关税低3、危害:海关是国家的大门,中国海关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有利于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商品输出1、商品输出的方式:·走私鸦片1858年,清政府同意鸦片进口。但为了逃税,中外鸦片贩子仍然猖狂走私。·倾销商品(1865年中国在对外正当贸易中第一次出现入超)(1)鸦片战争后,列强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外国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