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门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西门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题名称西门豹学科语文总课时数3课时单元章节名称第八单元页码125——129执教者王传芬版本名称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三年级册次三年级下册教学分析教材简析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进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再就是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纳学生自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老师重点点拨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正确流利的有感情朗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力目标:能用上面的词语造句;能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从中明白要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2.体会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神态的词句。3.理解“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用这些词语说话。教学难点1.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2.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具学具补充材料1.教材127页图制作成动画的课件。2.写有生字、生词的卡片。3.指导书写的田字格。4.学生准备空白卡片。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看了这些画面,你想知道些什么?3.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自由提问。(如:画面上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4.老师激趣导入:要想解开这个谜底,学了《西门豹》这篇课文,你们就会明白了。并板书课题:30西门豹。[设计说明: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播放课件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二、尝试读文,理解感知1.回顾过去尝试读文要求完成的任务: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文,完成任务。3.同位互帮互查自由读文时所应完成的任务。4.老师检查自学效果:(1)我信任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同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老师相机正音)(2)生说说哪些句子不好读,老师范读或领读。学生再练读。(3)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试读,集体读,个别读等。(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以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读,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的音形义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男女生接读全文。5.学生默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6.鼓舞学生试着用连贯的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设计说明:让学生熟读课文,在读文中了解课文大意,在读文中训练语感,在读文中掌握生字的读音,也是本节课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用各种方式读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也是为后面教学目标的完成打好基础]三、思考读文,体会感悟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1)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老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2)批注本课应重点讨论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3)批注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等方法弄明白不懂的词意。2.小组沟通汇报自学成果。3.学生质疑。(1)简单的问题有学生互相帮助解决。(2)“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计说明:让学生读书学做批注是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观察,自主理解生词的意思,小组沟通学习,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因此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