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文《跳水》教案语文《跳水》教案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进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3、学习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5、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险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险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教学难点:体会船长在危险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格魅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沟通资料。1、板书:跳水2、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你都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老师小结,导入课题: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的题目就是“跳水”。文章的作者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4、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有很多问题要提出来,谁先来说说?(学生发言。)5、老师归纳。(1)谁跳水?(2)为什么跳水?(3)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4)经过怎样?(5)结果又如何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引导阅读:下面我们就从故事的起因、进展、高潮和结局几个方面来了解这个故事,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自学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3、再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熟读通顺。4、检查自学情况。沟通字、词的掌握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理解词语。①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②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互相沟通,老师做适当点拨。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读书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只顽皮的猴子在船上蹦来蹦去,成为了水手们的笑料。它越发放肆,摘掉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孩子恼羞成怒,追了上去,一直到了桅杆顶上的横木上。他虽然取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得了帽子,但也把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假如一失足就会摔到甲板上,落个粉身碎骨,即使不失足,也难以转身走回。在场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为孩子处境担忧。孩子的父亲——船长用枪“逼”着孩子跳水。最后,孩子得救了。)2、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沟通。3、在课文中标画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简单说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4、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故事的起因、进展、高潮和结局。(1)起因: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2)进展: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3)高潮: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4)结局: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四、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文中的会写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了解生字的结构。2、学生练习书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投影展示学生习字,师生评议。五、作业设计:读读课文,把课文多次描写水手的句子标注出来,说说它们在推动情节进展方面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