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VIP免费

2024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_第1页
1/13
2024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_第2页
2/13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第一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法制教育讲稿1、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的知识体系。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是科学活动。和学活动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提出理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用科学知道生活,用科学战胜迷信,就要有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知识是指被严密规范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性成果的总称。科学思想是指人民对客观世界形成的系统化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特指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的态度处理问题所需要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科学精神是指坚持正确的科学观,追求科学真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和理论、实践的勇气。2、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要划清哪四个界限。(1)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界限。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唯心论认为物质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我们应该要提倡唯物论,反对唯心论。(2)无神论与有神论的界限。无神论是一种否定鬼神存在的哲学学说,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否认世界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它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它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唯物论。有神论主张有“神”,神是超自然的,万能的,至高无上的。神创造世界,支配万物,决定人类的命运。有神论是一切信仰鬼怪和迷信的思想基础,是对客观万物的歪曲反映。有神论就是唯心论。(3)科学和迷信的界限。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这一知识体系是人类智慧第1页共13页的结晶,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斗争中得到的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迷信则是笃信神魔鬼怪,盲目崇拜这些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提倡和热爱科学,就必须反对迷信,决不能让迷信充塞我们的头脑,阻碍科学的发展。(4)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状态,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在风俗、习惯、事物等各方面都具有较高文化状。愚昧与之相对,是“野蛮”、“无知”,文化落后并缺乏知识的表现,我们应当崇尚文明,反对愚昧。3、怎样理解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进步的社会生活方式。它的特点:一是人类文明进步成就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文明素质,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能够培养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谐友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风尚;三是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合理地支配生活资料,安排生活时间,选择生活方式,调整生活角色,丰富生活内容,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4、如何识别用科学名词装点的新“迷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科学的追求也越来越普遍。凡是要讲科学,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同时一些迷信的东西也纷纷乔装打扮,以科学名词做装点,继续坑蒙拐骗群众。新“迷信”的主要特点是:打着“为人诊治疾病,消灾保安康,长生不老,练出神功异能”等招牌,采用超自然的、非科学的、非医学的、非法定的手段,以“心诚则灵、信则灵、各取所需”为前提,实现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目标,采取“首先从健康问题切入,投人所好,稳步发展”的策略,扯出科学词汇、名人庇护、养德休身等作伪装。其性质是伪科学、伪医学、反科学、反医学的最终发展到反社会、反政府。由于打着科学的旗号、批着科学外衣,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作包装,貌似科学,所以往往第2页共13页使人真假难辨,远离科学,不自觉地复归愚昧。5、迷信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的祖先只会使用简陋的生产工具跟凶猛的野兽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当人们遇到一些不能战胜的自然灾害,像洪水、大火、地震、瘟疫等的时候,由于讲不清楚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就认为这一定有鬼怪在支配,于是什么山神、地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