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细细品尝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须要仔细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究竟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1近期,我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描写了许多英雄豪杰,有孔明、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曹孟德、周瑜等等。第1页共44页先说说周瑜吧!他一把火烧得曹操闻风丧胆。不过,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容不下比他高超的孔明。周瑜几次想害他,但孔明足智多谋,每次都他奇妙地逃脱了。有一次,周瑜吩咐孔明监造10万支箭,但孔明玩了个小花样,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从曹操那儿“借”到十万支箭,顺当地完成了任务,让周瑜无可奈何、自叹不如。再说说曹孟德吧。虽然他有许多次被诸葛亮战胜了,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能擅长听取别人的看法,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刘备,也是我喜爱的人物。自从得到了孔明的辅佐,就始终听取孔明的看法,不过,刘备征吴这件事没有听孔明的,最终失败得很惨。第2页共44页孔明,那可是我最喜爱最崇拜的人物。他足智多谋,用兵如神,总能想出好的方法来应付敌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被我们称为四大名著,但在我的眼中,他们还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四座最高的山峰,里面有着许多很漂亮的风景阅读这些书,能让我们经验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旅程,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好好感受这些奇妙地风景吧!《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醇第3页共44页厚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都让我佩服不已。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见机行事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所以我觉得诸葛亮所具有的品质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诸葛亮不但计谋多端,且口才了得。骂死王朗便是最好的例证。王朗本欲使诸葛亮拱手而降,不战自退。谁知没有说退蜀军,自己反被诸葛亮说得理屈词穷,最终甚至被诸葛亮骂死,真是搬起石头砸自第4页共44页己的脚。后人说得好:"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诸葛亮在有生之年为蜀国立下无可比拟的功劳,甚至在死去之后还能以木偶退兵,用锦囊计杀死魏延,其洞察天机的实力有如天神,怪不得鲁迅先生说"状诸葛之多智近妖"呢。诸葛亮自出茅庐之后巧施妙计屡试不爽,指挥作战无往不利。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刘备所托,竭尽毕生精力效忠蜀国实在是百年难遇的良臣谋士,得力助手。他用自己传奇的一生为《三国演义》这部著作添上了绚烂的一笔。第5页共44页《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3最近,我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我们读的是四大名著。其中,一本吴承恩的《三国演义》吸引了我,于是我起先细细的读,渐渐的品。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我,令我爱不释手。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务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在书中,我知道了有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罪大恶极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当心眼的人。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第6页共44页我最观赏的要数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改变来完成用兵之计。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聪慧博学,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特别的嫉妒,心怀阴谋,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假如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心中有数凭他的才智和学识,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精彩的完成了任务。刘备、关羽、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第7页共44页义军成功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