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新时期农村社区内部矛盾的思考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强调“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农村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农村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07年以来,XX县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执政为民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为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村社区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特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新时期农村社区内部存在的矛盾及其特点(一)目前农村社区存在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30年来,XX县区经济高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农村各方面都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复杂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1、城乡发展不平衡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严重滞后城市,农村社区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建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2、农村基层管理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等农村基层管理组织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但是有些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债务沉重,村级组织难以为村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部分村庄已存在后继无人的情况,而民选的村委会成员在部分村一定比例是依靠宗族、家族势力而当选的,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同时,整个村级班子年龄相对偏大,第1页共5页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与现行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所需要的有文化、有知识、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新型基层管理人员存在矛盾。3、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的企业外迁加上不断新增的各类企业,导致非农用地急剧增加,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同时,各级政府对此问题的重视,各类安置小区的规划和建设,使在农村推行社区管理有了真实的需求。但是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揠苗助长的城镇化;各种增加农民负担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4、农村社区建设中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矛盾。农村社区建设是XX县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市委市府制订出台了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的考核奖惩办法,将该项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同时建立科学化的农村社区服务运行机制,制定了部门参与制、领导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少数乡镇存在只注重眼前、只关注考核结果,缺乏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有效规划和实绩意识;没有真正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二)农村社区矛盾的主要特点1、涉及人数多,规模扩大。农村社区现在社区的内部矛盾涉及主体的面广,多为群体矛盾。如拆迁安置、供暖改革、下岗就业等,涉及千家万户,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当事人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2、矛盾调处难度大,对抗性增强。这些纠纷不仅涉及的都是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触及责任单位的经济利益,往往双方各执一词,调解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从矛盾表现方式看,极端性行为呈上升趋势,意在扩大事态,引起社会关注;因为当事人经过一段时间,矛盾仍未得到解决,所以往往情绪偏激。3、涉及法律问题多,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利益主体多样化,导致矛盾主体增多,矛盾关系也更加复杂,而且往往是经济、第2页共5页政治、思想、文化、法律各个领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4、突发性、偶发性加强。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