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三个概念、三方面作用。理解:实践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特别是生产实践。运用:说明树立劳动观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觉悟方面结合生产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树立劳动观点。●教学重点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首先,从理论上讲,这个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是最根本的,社会的变迁,从根本上说,是生产方式的变迁。虽然不能把生产方式等同于生产实践,但二者的直接相关性太密切了。人们从事生产实践,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力的现实体现,也是在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从事生产实践的结果。其次,从思想教育上讲,明确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对于深刻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启发学生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劳动观点,都有益处。●教学难点(1)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的基础;(2)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个观点在课文叙述中只是点出来,在前文分析中虽然也涉及到这个观点,但没有集中论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学方法事例说理法教师边讲理论观点,边博引事例,以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教具准备投影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排[复习提问]师:1.什么是实践?生: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师:2.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其中最具有实践本质特征的是哪一个特征?生: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客观性的活动。这是因为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物质的。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因为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人有意识,实践也就有意识的参与,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显示出它的能动性,这个基本特征是最具有实践本质特征的。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这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这种社会性又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使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1(设计此问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掌握旧知识情况,更好地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形式更加复杂多样。例如:工人做工,牧民放牧,渔民捕鱼,猎人狩猎,医生治病,科学家探索星际空间,克隆技术,等等。但是基本形式有哪些?其中,哪一种基本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什么?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时。二、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板书)(学生阅读教材的黑体字,概括三种基本形式)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必须从事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实践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形式的实践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在众多实践形式中,有三种形式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们是: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这就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我们通过这三种基本形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概括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板书)(教师提问:)这一实践形式所针对的实践对象是什么?生答:这种实践活动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其改造的对象是自然界。(1)含义(板书)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也叫生产劳动、生产斗争、生产实践。这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人是自然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面对自然的挑战。人要生存,首先要协调、解决的就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诸如: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得生存的条件以延续生命,如何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获得共同发展等。所以说,这种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是“第一个”实践活动。因此,它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作用是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