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推进门前三包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深化美化家园活动,抓住我县成为首个新农村建设服务标准试点县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门前三包”制度,形成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1、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实施《“美化家园”建设新农村验收规范》(修订版)地方标准为主要内容,以推广“门前三包”责任制为主要抓手,以形成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环境,优化人居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开展。2、工作目标。通过三年计划,全面推行服务标准,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20XX年,先选择3个试点乡镇(即定塘镇、涂茨镇、茅洋乡)中的18个村作为县级试点;20XX年,全县推广美化家园服务标准200个村,具体安排为:3个试点乡镇(即定塘镇、涂茨镇、茅洋乡)必须推广70%(即50个村)以上,已创建小康村、本年度有意向创建小康村及县级确定的中心村共60个,港大桥沿线靓丽带17个村和面上15个乡镇环境整洁示范带共90个村;20XX年,全县各行政村落实地方标准率达到100%,实施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率达到100%,各村建立一支以上致力于村庄建设的稳定的志愿者保洁队伍和服务管理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工作举措(一)建立运作体系,确保“门前三包”取得实际效果。1、制订一套制度。各镇乡(街道)、村出台系列“门前三包”推广制度,保障其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执行。着重建立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建立工作领导制度。成立“门前三包”推行领导小组,专设工作指导人员,落实细化责任,包区包干到人。二是建立保洁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专职保洁队管理制度和庭院第1页共5页保洁监督制度,对区块保洁工作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建立创先争优制度。制订“标准执行示范村”、“门前三包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制度,明确评比主题、参评人员、参评对象、评比方式、评比奖励等内容,形成以评促建、以建促评的浓厚氛围。四是建立检查落实制度。各村要加大对农户庭院“门前三包”的检查力度,督促批评落后户,适当奖励先进户,确保“门前三包”制度见实效。2、建立一支队伍。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做好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致力于村庄环境长效保洁和服务管理队伍。着力发挥五个群体作用:一是建立专职保洁队。主要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洁打扫,定时、定点、定人对垃圾桶及垃圾集中堆放区负责清理。二是建立党员干部监督保洁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行“门前三包”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行划区包干监督卫生。重点督促保洁人员及时清理“脏、乱、差”现象、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状况和督查妇女评星队上门入户评星是否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建立妇女保洁队。充分发挥在家“农嫂”这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引导妇女参与村庄整治和保洁,当好宣传员、评星员和保洁员。组建以妇女骨干、女党员、女干部为主的庭院环境卫生保洁队。四是建立青年团员突击队。青年团员既是美化家园的生力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由各镇乡、街道团委负责组织发动,组建青年团员突击队,利用假期节日时间,负责清除村内牛皮癣、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等三大难题,同时不定期针对区块性、比较集中的脏、乱、差地块进行集中清理。五是建立雏鹰保洁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我的家园我美化”活动,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带动父母、亲戚共同参与村庄环境保洁行动。3、设计一个载体。为营造村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精心设计一个创先争优的激励载体,充分调动在家妇女、学生、老年人等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村庄长效保洁。各镇乡(街道)、村必须设计一个“标准执行示范村”、“门前三包示范户”、“庭院美化示范户”等评比活动载体,庭院环境卫生评星队定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星、奖励、总结活动,并表彰奖励第2页共5页一批推广得力的先进典范,总结完善一批推广工作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一批推广工作的体制机制。4、形成一项机制。着力构筑以“指导、督查、评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