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卫生监测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确保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消费安全。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衔接,集中监测和日常监测相结合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作为全面提高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对动物疫病、动物产品药残等抽样监测频率。完善以部级、省级监测中心为依托,市级监测中心为主线,三县监测中心为基础,市场、超市、屠宰场、养殖场监测室(点)为补充的三级五层监测体系。以重大动物疫病、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应急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基地、重点品种、重点季节和重点企业的监测,建立健全例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和人民群众健康消费,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二、监测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使广大养殖户、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进一步得到保证。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以内,水产品药残水平合格率达97%,畜产品主要药残平均合格率达96%以上,饲料中违禁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兽药合格率达90%以上。三、监测方式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行“管办分离”。第1页共5页市防疫处、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分别负责全市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的确定、监测计划拟定、组织安排、监督管理等工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市局下达的监测计划,具体实施监测工作。县区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监测样品的抽样送检工作。监测工作坚持农业部例行监测、省农委例行监测、市局监督抽检相结合的监测机制,实行定点定位定期全方位全覆盖监测。监测方法以速测为主、送检为辅,充分利用省级监测中心技术资源,提高监测效率。四、监测任务(一)加强XX县区实验室装修建设按照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兽医实验室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和装修建设,积极协助市局完成实验室装修工作,为下一步开展监测工作和兽医实验室考核打下基础。(二)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在完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动物流行病学中心和省农委下达的采样送检的基础上,我市重点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鸡新城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疯牛病等主要动物疫病抽样监测,全年计划安排抽样55100份。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血清学监测800份、病原学监测200份,口蹄疫血清学监测400份,新城疫血清学监测800份、猪瘟血清学监测400份,蓝耳病血清学监测400份,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监测26000份(含三县),动物结核病监测26000份(含三县),狂犬病监测100份。(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在完成农业部每年4-5次例行监测和省农委5-6次例行监测的基础上,我市XX县区屠宰场继续对外来生猪宰前开展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药物残留等快速监测,实验室加大对规模养第2页共5页殖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监测,鲜奶加工厂的生鲜乳“三聚氰胺”监测,水产品“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氯霉素污染与残留监测以送检为主,全年计划安排抽样6260份。其中养殖环节“瘦肉精”污染监测300份,屠宰环节“瘦肉精”污染监测5000份,流通环节“瘦肉精”污染监测300份,流通环节“磺胺类药物残留”污染监测300份;孔雀石绿监测120份,硝基呋喃类监测120份、氯霉素监测120份。(四)应急监测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及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积极开展应急监测。五、监测方法(一)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法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用快速进口试纸进行泄殖腔拭子、咽喉拭子和野鸟粪便的病原学监测,用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监测血清抗体(gb/t18936-2003)2.牲畜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用正向血凝方法进行检测(gb/t18935-2003)3.鸡新城疫免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