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喧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兴奋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教案一、教学要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三、自学检查。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夏天花秋天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2)老师老师枣庄(3)”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4)老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2、学习第2自然段。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2、仿写句子。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板书:石榴春天叶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这一段。5、学习第4自然段。(1)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2)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味道:酸溜溜甜津津体会”晶莹”的意思。6、齐读这一自然段。7、老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三、作业:1、背诵课文3、4自然段。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教学反思《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1、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在精读感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在理解词语时我尽量用多各形式让学生自主感悟。如“扒开”“张望”等词语,我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而“玛瑙般”“一颗颗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这些词我则通过出示实物,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