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哲学讲座心得体会精编版【三篇】哲学讲座心得体会【一】下午去独墅湖校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旁听了哲学家刘教授的讲座。刘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终身教授,今日他所讲的题目是“科学技术哲学反思中的思想攻防”。我并非科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平常也很少关注这方面的书,过去所了解的仅是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的证伪学说而已。听到这个题目其实并不知道老先生到底要讲些什么但是,我去听讲座前有着一个困惑:即是什么是科学?对于以法律法律规范为讨论对象的法学而言,其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呢?假如说法律以法律规范性讨论为目的,追求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自恰和圆满,或许也可以将法学视为法律科学。但是,作为科学的法学而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法学假如仅仅作为一门科学,那么就意味着法律以客观、普遍为追求,是不是会忽视法律规范本身的*性和正当性呢?二战以来,人们对于法律科学的反思正是针对科学本身不具有*意义来展开的,将法律视为科学,也就意味着将法律规则客观化,仅仅将法学讨论视作是规则体系内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讨论而忽视了对规则之上的价值评判,其导致的结果也许就是“恶法亦法”的教条。这个问题可能涉及了对科学本身的评价,科学应不应该具备*评价功能?不具备*评价功能的科学是不是也会作恶?比如现代生命科学的进展已经可能使人类具备了克隆人类自己的能力,这种科学是否符合*,假如说科学就是科学,不去思考*的话,这种技术是不是会作恶?法律科学也是一样,假如法律科学仅仅关注法律规则的效力和内在的逻辑而不去考虑法律本身的良善与否,那么即便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样的社会能否称为法治社会呢?正是基于这些疑问我决定非得去听听这位哲学家的讲座不可,一是近距离和一位哲学家接触一下以亲身感受哲学的睿智,二是听听一听有关科学哲学的思想或许会对我的问题能够有所启发。听过讲座之后,确实感到收获颇丰,一是确实领略了哲学家的风范,老先生不论是报告还是回答问题都是那么温文尔雅,那么谦逊。先生的话也很有启发,先生曾说:“思想上的极端给人以启发,但行动中的极端肯定会导致失误甚至灾难。”这句话我也曾经思考过,在思想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片面甚至偏激的思想,比如中国道家与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的对立,一者厌恶权力企图消解权力,一者重视权力以各种手段强化君主的权力,这两种思想都曾为中国思想史的进展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当然,两种思想都很难转化为行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暴秦的产生,道家思想虽然消解权力而崇尚自由,但却无法给中国带来保障自由的制度构建。二是对于科学的特征和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提问时一位苏大哲学系的老师曾经概括科学哲学思想对科学的拥护与批判的思想说这些思想,无论批判还是拥护科学,都从不同侧面阐述和深化了对科学的认识,拥护者以自己的思想从正面描述了科学的概念和特点、本质,而反对者却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什么不是科学以及科学的局限。最给我们启迪的是老先生做学问的态度,老先生自己坦言为什么自己在今日大谈科学的重要和意义而并不同意去过多的批判科学,是因为我们的现实问题,我们在现实中不重视科学的事情太多了,甚至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将一种思想视为科学就永远不能批判不能质疑,这本身就是反科学的。科学的本质就在于科学是可错的,科学在不断承认错误中进步。这种现实关怀是我们做学问的出发点,这点我在讲座中深受鼓舞。但是,也有遗憾,首先,作为一位哲学家,老先生今日只是叙述了科学哲学思想针对科学本身合理性问题的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想争鸣,老先生并没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个人哲学思想,老先生自己对于科学的合理性问题的看法似乎比较中庸,是属于其自己概括的对“科学的审度”一派的,也就是即肯定科学的合理性也看到科学本身的问题和局限。正如老先生自己所说,片面而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然而中庸的态度就很难给人以触动。另外,自己之前的问题,对于科学的*评价的问题以及法学应不应作为科学的问题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启发,自己对于科学哲学不了解也不敢提问发言。哲学讲座心得体会【二】在这个落叶纷飞的秋天,我的精神又一次受到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