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体系建设汇报基层公益性医疗单位服务体系建设交流材料XX县区永安中心卫生院20XX年6月26日大医院爆满而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医疗资源的配臵不当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卫生局《关于构建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的要求,在县卫生局的统筹安排下,我院以提高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为职责,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为己任,坚持“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两手抓,努力实现辖区群众享受均等、便捷、有效的健康服务,20XX年1-6月完成门诊收治病人45103人,同期增长4.5%,住院收治病人2760人,同期增长7%。一、以病人为中心,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参照二级医院标准,健全完善了医疗质量核心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质量上墙制度40余项,同时开展医疗质量专委会、病历交叉质控、处方点评等业务活动,不断规范医疗行为,简化医疗流程,避免了医疗差错。二是建立适合医院发展的人员培训机制,在保障职工的工资、福利、年终奖金的基础上,给予进修人员每月的450元生活补贴和300元租房补贴,提高在职职工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城乡卫生统筹平台外派所有医护人员到三级医院1进行规范轮训,截止20XX年轮训专技人员83人,占全院专技人员的72%,同时邀请四川大学、省医院、县医院专家来院开展教学查房、学术讲座50余次,并与上海白玉兰公司合作,建立远程教育平台,获得更为优越的专家指导资源,并且作为XX省第一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项,构建了与人力资源配臵标准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制度,有效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坚持贯彻“增加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理念”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和“治未病”中得作用。按照XX市卫生局下发的第1页共4页基本医疗目录要求,应开展417项,实际开展321项,可选择开展207项,实际开展149项,并结合辖区群众的实际要求增加开设腹腔镜手术、骨科手术、腹部手术、激光治疗皮肤病、利普刀检查、电子胃镜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等20余项服务项目;同时建立服务测评机制,成立了服务监测机构,每月向服务窗口发放问卷调查100份,主动向病人征集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让“三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开展县、镇双向转诊,县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建立了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放射学远程“cr”片会诊机制;2设臵便民服务点,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到永安镇敬老院提供无偿诊疗服务;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服务,(5月份接力雷锋活动,为“5月中国好人阿各”婆婆免费开展康复治疗)让老百姓获得更为均等、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完善机构设臵,设臵传染病防治、地方病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专职岗位,使其职能分工更为明确,团队协作更为密切。二是信息化为支撑,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率先与成都维信电子公司合作,植入疾病分析与健康评价系统(dass系统),通过电话、短消息平台实现对孕产妇的电话追访,重点人群的随访管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等工作智能化、简单化,每季度向病人发放健康保健短信10000余条。三是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机制,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性、连续性公共卫生服务。优先为辖区内的低保人群、慢性病人、残疾人员、65岁以上老人等)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建立病人管理循环制度,家庭医生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需要治疗的病患转入门诊、住院病人管理,将门诊、住院诊疗过程中需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健康指导随访的病患归口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定期随访指导,5月底完成签约1145户,签约比例10.81%,完成下乡入户随访13763人次,提前完成了20XX年的目标任务。四是建立绩效考核及合理补偿制度,带动公共卫生服务积第2页共4页极性。先是根据行政村的人口基数制定相应的工作量,按照不同的工作量对公共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核;其次通过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利用dass电话随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