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根据事情的进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4、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1.揭示课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制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2.有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师归纳板书)预设问题:(1)谁的鱼钩?(2)为什么是金色鱼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大家有信心自己找到答案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探提示读课文。出示自探提示:(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默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老师巡视,掌握学情,随机指导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读好书。2.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指名读):稞筷拢熬蚯蚓瞻糙驼(2)认读下列词语:奄奄一息瞻仰抽噎重重叠叠两鬓斑白热气腾腾威胁衰弱回味牵强粗糙(3)理解词语意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看。3.小组沟通,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师提示引导)4.通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指名分段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及时纠正错误。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5.把握大意(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生沟通讨论,师指名回答并板书)第一部分(1-2):接受任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部分(3-23):班长救病号第三部分(24-33):病号探班长第四部分(34):怀念班长三、熟读课文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把你喜爱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3.完成语文课堂练习的相关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回顾导入梳理问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具体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等描写,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提高我们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的水平。(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自己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我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究呢?(小组汇报,老师梳理问题)预设问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灿烂的金色光芒”?2.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