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共同的家》教案《共同的家》教案1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而且提出喜爱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一、导入: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它们的家在哪呀?师:今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师:谁能读题目?二、学习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同桌互读。(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1)指名读这句话。此文转自。网(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3)集体沟通,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5)朗读这句话。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2)学生自学,可喜爱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沟通。(3)集体沟通,从以下几方面: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竞赛。第二,“大海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大海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大海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5.自由读全文。三、巩固课文内容。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禾苗、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1)土地是禾苗的家。蓝天是()的家。大海是()的家,大山是()的家。(2)()是()的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四、总结全文。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共同的家——地球蓝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共同的家》教案2[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标]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重点难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设计流程]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二、揭示课题三、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