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教学插图、语段卡片教学过程:一、自主读书,诱导感悟1、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爱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2、学生自主读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进行读书沟通,把自己喜爱的语段读给大家听。老师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二、创设情境,合作研讨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假如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兴奋,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假如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信任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认真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讨论,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4、进入情境,质疑研讨。①(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②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A、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B、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反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三、观察体验,沟通评价1、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2、沟通: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3、评价: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四、延伸拓展,迁移运用现在,假如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讨论讨论,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爱的方式告诉别人包括老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2预习作业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胆大妄为固执惊讶宣布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预设过程:第1课时一、课前沟通:“赠名言”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