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资源所博士生手册第二部分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系列文件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位条例在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并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实现我所“国家地理科学和资源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战略定位,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学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制定我所研究生培养方案,供我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生导师及管理部门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依据。一、培养目标(一)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全面、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在本专业的理论基础方面有较高业务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培养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三)身心健康。二、培养模式为加强人才培养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本所实行: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已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等形式。三、学习年限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学制为5年;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再攻读博士学位学制为3年。导师可根据对博士生培养的要求及博士生自愿的原则,将学习年限延长到4年,最多不超过6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承担我所有关科研任务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四、学科和专业我所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七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培养点。41地理资源所博士生手册第二部分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系列文件五、博士生录取资格考试博士生录取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口试两个阶段。主要对考生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已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及“提前攻博”者必须参加博士生录取资格的笔试考试,硕博连读的博士生资格考试按本所《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实施细则》文件办理。博士生录取资格考试在我所招生领导小组指导下,由我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织。博士生录取资格考试的笔试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织,根据科学院统一规定的时间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统一命题,统一阅卷。考试科目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硕士阶段学习过该课程的可以免试)、外国语、2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笔试成绩合格者参加口试(即复试)。口试按二级学科分别成立口试考核小组,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即:知识面、应变能力、专业知识深度以及拓展潜能等。笔试、口试都合格的考生才能列入拟录取的博士生人选,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并依据当年招生计划择优录取。本所不接收免试推荐攻读博士学位者。六、指导方式博士生指导方式主要采取导师负责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制,亦可根据需要聘请一名副导师。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博士生导师或副导师应针对学生的基础、个人特长在入学后六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并组织成立与博士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或跨学科、跨专业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七、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开课方式和考试(一)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学位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2)外国语(2学分):2.学科专业课(学位课)(1)学科综合课《陆地系统科学》(2学分)《现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2学分)《地球信息科学》(2学分)《资源科学》(2学分)《生态学》(2学分)《环境地学研究进展》(2学分)《经济学研究方法》(2学分)(2)学术研讨课42地理资源所博士生手册第二部分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系列文件学术研讨课开课题目详见每年开课单,每门学术研讨课均为2学分。3.选修课(软件培训,非学位课)《GIS专题应用与实践》(2学分)《SuperMap》(1学分)(二)教学要求、开课方式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