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江上渔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江上渔者》原文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常常常常到各地游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风景。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赞扬鲈鱼的肉嫩味鲜。范仲淹站起来,向江面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范仲淹想,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于是,他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江上渔者》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游戏识字。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3、全班认读生字。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三、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3、老师范写。4、学生描红。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还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古时候的渔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捞到。2、今日我们将跟随着大诗人——范仲淹,继续了解“江上渔者”的劳动艰辛,一起感受这首诗创作的过程。3、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2、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赞扬鲈鱼肉嫩味鲜。)3、(出示课文中图片)老师引读第1自然段“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览”。老师接着读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引学生接着读”一边饮酒——边观赏风景”。请大家想象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下,作者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风景,他听到了什么?(指名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回答)4、指导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赞扬鲈鱼肉嫩味鲜”这一句。想象酒楼里品尝鲈鱼的客人在赞扬鲈鱼时会说些什么?(可以鼓舞学生朗读或表演体会“坐满”“不住地赞扬”等词语。)5、刚才大家读的这句话,老师数了数,有26个字,但你们瞧,作者范仲淹却只用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就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6、你们觉得这句写得怎么样呢?到底好在哪里?(1)学生讨论,老师指名回答。(2)你从诗中读懂什么了?(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指导学生说说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体会“南来北往”这个词,从而理解”往来人”的意思。)(3)让回答、体会得好的学生读诗句,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7、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还“不住地”赞扬鲈鱼的味道鲜美。这时,范仲淹站起身来.向江面望去。他看见了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这一句.相机运用评价和合作指导读出捕鱼危险的情景。)8、江面上风浪这么大,假如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引导他们体会渔民的艰辛和危险。9、可是这些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道捕鱼的辛苦和危险。10、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你从哪儿知道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把描写的句子好好读读。11、指名学生反馈。“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读得好,(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像树叶一样柔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