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时间:2014-02-2817:46?来源:未知?作者:地理教师?责任编辑:地理教师-------一、学海导航(一)《课程标准》要求标准: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图像,结合实际,了解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通过搜集资料、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知识内容: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什么是遥感以及其应用范围等有关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教材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第四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按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掌握遥感的概念和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定位到“工作过程”程度即可。◆遥感的应用是重点之一。通过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功能,进一步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遥感对传统测量、测绘技术,环境普查手段、灾害评估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遥感的具体应用,说明遥感的功能和意义。不要求进行遥感图象判读,但需要适当介绍遥感图像的分类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适当介绍一些关于遥感判读的简单知识与技能,作为拓展性学习内容)。GPS的工作机制也很复杂,《课程标准》也不要求对其做深入研究,教学时给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即可。(四)知识结构(五)学习建议1.方法技巧──列表对比法如何区分“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功能主要组成部分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信息卫星(飞机)、传感器、地面接收站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定位GPS卫星星座、GPS信号接收机、地面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计算机系统2.方法技巧──高效记忆法(1)运用简要概括法记忆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单记为“3S”(2)运用歌诀法记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用域广作用大,模拟过程知变化,叠加数据析精确,技术应用大众化(3)运用顾名思义法记忆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遥感的的概念中抓住关键词一是“远距离”,二是“感知”。(4)运用归纳法记忆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的重要作用:(5)运用联系图式记忆全球定位系统概念、组成和主要工作过程以及“3S”技术之间的关系全球定位系统概念: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工作过程:“3S”技术之间的关系:(6)运用概括归纳法记忆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特点“三全二性”──全能性、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3.教材图表点拨图1.4遥感的主要环节该图运用联系框图形象地说明遥感的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图1.5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阅读该图时要a、b两图比较来读,可清晰地看出信息处理前后的遥感图象的差异。从遥感的环节看,a、b两图处在不同的位置上。a由飞机遥感图象镶嵌而成,阴雨天气,地物分辨率较低。但图中水体和城市清晰可见,通过黑白程度的对比,还能判定被洪水淹没地区的分布情况。图中湖、河等水域呈黑色,居民点呈浅灰色。b图是经过信息处理后而成的,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内容,更醒目更清晰,黑色区域为湖边或河边淹没的滩地,紫色表示常年水域,深绿色表示被淹农田,浅绿色表示受损鱼塘,对淹没区的范围和分布一目了然。图1.61998年8月28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阅读该图除了注意a、b两图比较外,还应注意与图1.5的比较。图1.5是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