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室堵漏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现场情况...........................................................................................1三、原因分析...........................................................................................1四、堵漏方法:.......................................................................................2五、施工方案...........................................................................................2六、安全、环保措施...............................................................................52一、工程概况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9721.39㎡,功能为小汽车停车库局部为设备用房,本工程防水等级为Ⅱ级,地下室防水采用4mm厚聚酯胎II型SBS卷材防水层。二、现场情况1、局部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底板、侧墙交接部分及车库出入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2、局部地下室底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3、局部地下室侧墙交接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4、局部地下室车库出入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漏水。三、原因分析1、局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2、防水卷材局部破坏。3、防水卷材接头处理不符合规范。4、穿墙螺栓或穿墙管道细部防水处理不到位。5、局部防水渗漏关键部位处理不到位或不符合规范。6、回填时局部防水损坏。四、堵漏方法根据现场情况,地下室堵漏做法如下表:3五、施工方案5.1施工准备先将顶板及预留洞口周边用标砖砌筑100mm高挡水砍,迎水面做抹灰处理,楼层下地下室的落水管进行吊洞处理,保证上部无水流入地下室。在地下室的后浇带两侧砌筑100mm高挡水砍,迎水面做抹灰处理,避免后浇带渗出的水到处横流,方便后浇带堵漏时可以进行分段施工。让渗出的水有组织的流向积水坑,便于安放潜水泵将水抽至地面。同时将底板原有积水清扫至后浇带处的临时排水沟,保持底板干燥无积水。5.2注浆堵漏(用于开裂渗水部位)5.2.1、先将表面粉刷的腻子清理干净,确保能直接观察基面渗漏处,由于水的毛细作用,会沿四周墙体延伸,故四周墙体也应铲除表面的腻子粉;5.2.2、检查渗漏点和渗漏缝:对现场进行仔细察看,寻找出渗漏点和渗漏缝。45.2.3、钻注浆孔:1)点渗:在渗漏处直接用冲击钻钻注浆孔;2)渗漏缝:用冲击钻沿缝每15—20cm钻注浆孔。5.2.4、埋注浆嘴:在已钻好孔的位置埋放注浆针头。5.2.5、注浆:注意对渗漏缝进行注浆施工时,按照水平缝自一端向另一端,垂直缝先下后上进行,以免空气进入浆液影响浆液的密实性。灌浆压力视缝宽度、浆液粘度等具体情况确定,较宽的缝隙宜用0.2-0.3Mpa的压力,较细的缝宜用0.3-0.5Mpa的压力,施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灌浆时将配制好的浆液倒入灌浆机料罐,然后开启电源加压,使浆液通过与灌浆嘴相连的胶管进入裂缝。当加压到一定程度,打不入浆时,立即停止加压,取下注浆头,然后再另一注浆嘴进行注浆,按同样的方式继续灌浆,直至全部完成。5.2.6、确认施工部位不再渗水时(一般观察2-3天),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3堵漏王封堵(用于有明显渗漏或孔洞部位)5.3.1、首先把渗水点或漏水缝凿成凹型,把杂物清理干净;5.3.2、将1Kg的堵漏王加入0.25-0.35Kg水,迅速拌和;5.3.3、把拌好的堵漏胶泥团放在手上,感到胶泥烫手稍微发硬时,迅速迎漏水方向压下,持续一段时间才可放手,从加水拌和开始,一般在10分钟内可把水堵住;5.3.4、堵水后,再用水泥砂浆抹面,表面养护3天即可;5.3.5、对于渗水坑,直接把堵漏王干粉投入坑内,然后用脚踩住,待硬化后松脚即可;5.3.6、对于严重漏水缝,采用引流方法,先堵上缝后堵下缝,最后堵引流孔;5.3.7、对于大面积渗漏,要找漏水点,先用堵漏王封堵,然后用水泥砂浆抹面;5.3.8、使用时不得二次加水拌制;55.3.9、以上步骤完工后,在观察3-5天,因为地下水会顺着薄弱处继续渗漏,如发现新的渗漏点,继续用以上方法进行封堵,直到所有薄弱点找出并封堵完毕为止。六、安全、环保措施1、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在通风条件差的地下室作业,应采取通风措施。操作人员每隔1—2小时应到地面上休息。2、现场操作人员应戴防护手套。3、潮湿环境下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4、所用电器必须有可靠的防潮、房漏电措施。5、施工中杜绝使用有毒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