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看浪花》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究和想像。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究和想像。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究和想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具准备大海的图片和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6)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2.老师出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特点。3.指名反馈:看了这些图片,再次说说对大海的印象。4.假如你有机会到大海边,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5.老师导入课文:有三个小朋友也到了海边,他们干什么也呢?6.学生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1.老师范读课文。2.你们想读好课文吗?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学生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认读情况。5.反馈认读生字的情况。6.朗读课文。三、指导读文,理解内容(17)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读文后,老师指名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出示浪花的衅片,让学生说一说小朋友为什么说浪花像问号?4.学生动笔画一画浪花。5.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它在问三个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7.指名反馈,老师出示课文相关的句子。8.诵读句子,理解内容。9.老师总结,鼓舞学生提问题。10.指导感情朗读。四、布置作业(7)1.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教后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继续学习课文内容,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究和想像。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情感,以及敢于探究和想像。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5)1.开火车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我们记住这些生字。3.学生自读生字并组词。4.课文中的小朋友,他们看到浪花时有许多的想法,一起来读一读。5.从这三个小朋友所想的内容中,你们知道他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二、学习课文最后一节(10)1.老师小结:是呀,三个小朋友热爱自然,喜爱探究,他们爱浪花,浪花也爱他们。请同学们读诗歌最后一节。2.读了这节诗歌,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说浪花也爱这三个孩子了吗?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节。4.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10)1.学生自由地感情朗读。2.分角色读一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学生自由读,试着背一背。4.指名背诵。5.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背诵。6.集体背诵。四、指导写字(10)1.明确本课要写的生字,学生读生字卡。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如何写好这些字,并说说书写时的注意点。3.集体反馈,老师强调,适当范写。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辅导。5.老师选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评议。五、布置作业(8)1.抄写生字。2.朗读背诵课文。板书设计看浪花一个孩子:变淡水浇庄稼看浪花一个孩子:到海底探密一个孩子:采矿抱金疙瘩篇二一、教材简析《看浪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通过爱护动物、种草植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绿化荒山、节约用水等内容,引导儿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语言清新、活泼,把我们引到美丽的大海边,和诗中的孩子一起,在海边愉快地玩耍,任凭海风吹拂我们的头发、海水抚摸我们的脚丫,任我们的思绪随着海浪翻滚。诗歌意境辽阔,情趣盎然,适合朗读和想象训练。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理解“抚摸、金疙瘩、探秘”词语的含义,准确美观地写“家、脚”。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浪花的美丽。仿照课文,想象说话。过程与方法:鼓舞学生利用拼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