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生奥数课件(三篇)【篇一】小学生奥数课件教学目标: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3、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式计算(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板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二、引入过去,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日我们就来讨论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三、新授1、教学准备题(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2)学生理解题意。(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相向而行时间间(4)点击热键和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件演示填空内容。(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2、教学例5。(1)点击新课出示例5。(2)理解题意。(3)四人小组讨论:a、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b、4分钟后两人怎样?c、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4)学生试做。(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6)学生看书、质疑。(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三、巩固练习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1)2000米(2)1000米(3)无法确定。四、全课总结1、今日学了什么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3、质疑。五、聪慧题。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篇二】小学生奥数课件一、情景导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猜猜看,这两根小棒放在桌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你们来摆摆看?假如把摆出的小棒看成是无限延长两条直线,能画在纸上吗(画出一种就可以)。这样,我们就把生活中的一个小现象变成了今日要讨论的数学大问题,是什么呢?二、分类,初步认识相交与平行在生活中也有同学们刚才画出的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看这些生活中的情景,你们能把什么看成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1、从投影中抽象出直线,看着这么多组直线,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2、小组汇报讨论(1)分两类:碰到一起的和没碰到一起的;(2)分三类:交叉的,交叉垂直的,不交叉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想到的分法可能是很多的,当有学生提到交叉或碰到一起时,师相机指出:在数学上,我们把两条直线碰到一起(交叉)的情况称为相交。学生推断,把相交的归为一类(学生可能会把快要相交的归到不相交的一类里面)引导:我们知道,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它的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那么延长一点点,会相交吗?请学生在小卷子上画出延长后相交的情形吗,移到相交一类去。3、认识平行。再来看剩下的几组,延长一点点,会相交吗?(不会)再延长一点,会相交吗?(不会)无限延长下去呢?(不会)师:在数学上,像这样的2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我们就把这种情况称为互相平行。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什么是平行吗?——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出示正方体模型,(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有4条棱)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