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树和喜鹊》教学设计《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3个生字。2、能复述故事,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1、会写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准确复述故事。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开火车认读生字。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开始的时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可是,后来,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这是为什么呢?二、继续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二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2、老师巡视,参加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3、再次指名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5、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欢乐,喜鹊也很欢乐,这是为什么呢?(二)学习第三、四、五段1、指名朗读课文3、4/5自然段,继续思考:“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这是为什么?2、全班沟通思考以上问题。3、师总结:(1)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2)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3)树和喜鹊各自都有了邻居。(4)天亮了,喜鹊们一起飞出鸟窝;天黑了,又一起飞回窝里。4、重点理解以下字、词。(1)“种”,多音字,在这里读“zhnɡ”,结合课件理解“种”在这里的意思。(2)“邻居”是什么意思,注意看课本第2幅插图。5、组织全班展示。(3)结合第3幅插图,想象喜鹊们“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宁静静地睡觉了”的情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多媒体课件出示“叽叽喳喳,安宁静静”的构词形式,说明这种叠词运用是为了表示强调。6、分组朗读3、4、5、6自然段,指导朗读语气,感情,特别是要指导如何将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三)朗读全文,总结拓展1、学生齐读全文,沟通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欢乐的生活。2、老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生字卡:居/招/呼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课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课件展示生字描红。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5、书写作品展示沟通。(五)布置作业1、把每个生字在拼写本上各写两个,并组词。2、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六)板书设计孤单/没有朋友树和喜鹊/团结友爱欢乐/有了朋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树和喜鹊》教学设计2情境导入以教室里的新成员——老师导入,从而引出到场嘉宾除了今日的老师,还有“神奇嘉宾”也来到现场,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会积极猜想“神奇嘉宾”是谁?一、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配乐)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孩子们轻轻打开书,用小手点着,边听边想,“神奇嘉宾“都有谁?使孩子们初步了解课文脉络。2、生自由读课文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后生字。既朗读了课文,又熟悉了生字词。二、检查生字词词语大赛以树爷爷的口吻,设置了词语闯关大赛,分三个环节进行。先出示本课重点生字词,进行预热,同桌互相读,再集体齐读。预热后,大赛正式开始:第一关:团体赛由男生团和女生团进行PK。意在培育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奖励机制分别为:课堂星和倾听星。第二关:小队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形式为“小小火车开过来,一开开到我这来“既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参加性,又体现了小队的合作意识。奖励机制为:为优胜小队加旗。第三关:个人赛由个人参加,在形式上人数逐渐减少,选择的孩子主要为平常生字量有待加强的孩子。一方面检查了这部分孩子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对整体情况也有了大概的把握。三、课文欣赏1、请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不熟练的部分多读几遍。2、请六名孩子分段朗读课文(配乐)请孩子们说说你最喜爱哪个孩子的朗读?从而颁发“我是小小朗读家“的神奇礼物——”信封“老师也及时给予评价,增加孩子们的信心。3、进入“我问你答“环节(生齐读)(学习1,2自然段)你从哪里读出树和喜鹊都很孤单?目的是:请孩子们再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再读的环节,更容易找出哪个字体现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从而引出“也“...